我們都知道,一個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在教育子女時主動分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軟硬兼施、恩威并濟,孩子才能乖乖被馴服。這種教育模式早已刻進我們的DNA中了,以至于當我們成為父母以后,也會走上這條道路。
不過現代的父母相較過去,在教育分工上更加靈活,除了要因材施教,更會注重性別差異化教育,對待男孩和女孩,父母們的養育方式也存在差異。
教育專家認為:孩子到了3~4歲以后,就對性別有所覺知。這時,他們會認識到異性的不同,并對其中的差距進行一系列的探索。
普通的父母,或許只會從生理上去教育孩子區分性別概念,但真正高智慧的父母,往往還會在生理教育的基礎上,追加性別的「社會概念」,這一部分的認知,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甚至可能固化其思維模式。
1967年,馬里蘭州巴爾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曼尼(John Manny),在對性別進行研究時,也發現
性別是具備社會屬性的。通俗的可理解為:男女[兩.性],生理特別不同,未來的語言能力、空間思維、情感特征、共情能力等等都有所不同,而正是這些差距,造就了社會的不同分工。
而且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性別認知尚且是模糊的,對性別的區分和強化,都是通過后天的教育和對環境的接觸來塑造的。
因此,如果父母想把男孩養成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女孩養成有格局和遠見的女中豪杰,就要從小開始培養,有針對性地進行「性別差異化教育」。換而言之,就是不同性別的孩子應該有不同的養育方式。
就我們平時的養育觀念來看,總認為養育男孩是「嚴父慈母」,女兒是「嚴母慈父」
:父親更親近、寵愛女兒,對兒子嚴格;母親更心疼兒子,對女兒要求更高。可實際上,現代的育兒心理學家認為:教育男孩要「嚴母慈父」,教育女孩要「嚴父慈母」,才能更好地體現性別教育的意義。
為何會如此呢?
「嚴母慈父」,讓男孩性格更加穩定
很多父親認為,對待兒子要嚴厲,要狠心,才能讓他成才。殊不知,你越嚴厲,越容易激發其男孩的「逆反心理」。
因為對男孩而言,他從小會特別崇拜父親的形象和權威,但也正是如此,你們的肯定和認同對孩子而言特別重要。
尤其越是到青春期的時候,男孩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領地占有欲越強,如果這時候不能獲得同性的認可,往往就會導致男孩的自尊心被打擊,開始疏遠和逃避父親。
反之,如果父親這時候軟下來,當好一個「慈父」,平時多跟孩子談談理想,幫他樹立人生的目標和方向,讓孩子學習更多的優秀男性所該具備的質量。
這往往能讓男孩的情緒變得穩定,撫平內心的焦躁不安,讓孩子的心態更加積極陽光。
當然,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容易走彎路,可能經常出現闖禍鬧事等不良行為,既然父親這時候不方便出來跟他們「硬碰硬」,自然需要母親能夠站出來,多規勸兒子的行為舉止。
另外,女性的情緒要相對穩定一些,抗壓能力其實比男性要好,所以面對兒子的無理取鬧,她們不會像丈夫一樣立馬化身「噴火龍」,對著孩子一頓罵。而是懂得采取「迂回戰術」,在不降低原則的基礎上,盡量化解孩子的危機。
所以,養育男孩子,最好的方式是「養母慈父」。
「嚴父慈母」,女孩的目標更加堅定
在很多父親看來,女兒就像是嬌滴滴的小公主,要捧在手心里,以免她們受到傷害。然而,這種心理往往也容易導致女孩未來抗壓能力變差,缺乏毅力,她總認為自己還有退路,所以做事不能百分百用盡全力。
如果父親平時堅守原則和底線,讓女兒知道很多事情撒嬌是沒用的,她們往往對自我的要求會更高,格局和眼界也會不一樣。
需要注意:母親細膩的關愛和呵護,能讓女兒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也能給她們注入更多勇氣。
所謂的「嚴」,不是讓大家變得強勢、咄咄逼人,而所謂的「慈」,也并不代表著軟弱和退讓。
無論你是選擇當「嚴父」還是「慈母」,都要注意教育尺度——
不可太過強勢,剝奪孩子表達的權利,這樣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不說,還容易傷到孩子的心;也不可一味退讓,包容孩子的不良行為,這樣反而會限制他們未來的發展。
而且過于父母過于極端的教育,會導致孩子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內心割裂而扭曲,同樣不利于其個性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