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兒去鄰居家玩。鄰居家老大正好放假在家,只見他躺在沙發上專心致志看電視,看到精彩處還哈哈大笑。
剛開始鄰居父母沒說什麼,只是陪著老二玩耍。后來見老大一直看著電視,爸爸走過去說,總是看電視,不會看會書嗎?
老大頭也沒抬,敷衍地說,好了好了知道了。但孩子說歸說,就是不動。
沒過多久,媽媽又去提醒說,別看了,都看多久了?去做作業!
兒子有些不耐煩,好的,知道了,等會就做,別擋著我。
媽媽看兒子巋然不動,音調頓時提高了一個度,作業做了多少?老師要你看書看了幾頁?就知道看電視,電視里的東西考試會考嗎?
兒子也不甘示弱,立馬頂嘴說,好不容易放個假,電視都不讓看,只知道考試、考試,煩死了!
媽媽頓時火氣上來了,一把關掉電視,朝兒子吼道,我還不是為你好?如果你不是我兒子,我會管你嗎?
兒子將遙控器往沙發上一扔,也吼了一句,那就別管!說完他走進自己的房間,然后用腳將房門重重地踹上。
爸爸和媽媽被氣得頓時來了脾氣,兩人在客廳不斷地指責兒子。
看到這個場景,我趕緊帶著女兒就走了,并且不住地在心里感慨,以后女兒可別這樣逆反,不然太扎心了。
孩子頂嘴,作為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養育孩子,雞飛狗跳,這樣的情景再熟悉不過了。作為父母,也許我們不會想到,以前那個軟軟糯糯的小嬰兒,會有一天,讓我們如此生氣。
孩子頂嘴,似乎是每位父母都會遇到的事情。明明是為孩子好,可為什麼他就是不領情,甚至還要頂嘴,跟我們對著干呢?
我在看育兒書籍時,才發現,很多時候,孩子頂嘴,可能源于大腦的自然反應。
因為有時候,我們那些明明是為孩子好的話,說出來卻可能帶有指責、批評的意思。而人的大腦,在面臨指責批評時,會有3個反應:攻擊、逃避和防衛。
所以說,我們指責孩子時,經常會看見孩子有這樣的反應:頂嘴(攻擊)、眼睛看向別處心不在焉(逃避)、為自己辯護(防衛)。
但不管孩子是哪種反應,我們說的話,他基本沒聽進去。也就是,我們苦口婆心地說,在孩子那卻幾乎沒產生什麼效果,等于白說。甚至還可能產生負面效果,親子間鬧矛盾。
那當孩子頂嘴時,我們要怎麼說,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并且愿意接受和改變呢?
《非暴力溝通》一書指出,想要雙方正向溝通,并且發自內心地坦誠交流,最后達到期望的效果。這需要我們在溝通時,具備4個要素。
這4個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求和狀態。
把這4個要素融合起來,其實就是4句話。
①我看到比如孩子看電視,有時候我們一生氣,就會說「你總是在那看電視」、「你每次不做作業就看電視」。
「總是」「每次」這樣的詞,太籠統,而且基本都帶有我們主觀的評論,孩子一聽到這話,就知道你對他不滿,在批評他。
于是,孩子會努力在大腦里思索他不看電視的表現,然后舉例來反駁你,為自己辯解。
所以說,這樣籠統又帶有評論性的話語,一般來說對孩子并不奏效。我們要表達的,是觀察。
比如說,我們可以描述我們觀察到的事實:「我看到你看電視已經看了好幾集了。」
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實,中立又不帶評論。那孩子就會接受和認可這樣的話。
②我感覺對于孩子連續看了好幾集電視,你的感受是什麼?害怕、擔心、生氣還是心煩呢?
可以告訴孩子說:「我覺得有些擔心,害怕你的作業無法完成了。」
相比起指責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懶,這麼不自覺,這麼不聽話,這麼不懂事這樣批判性的話,孩子更能接受你表達你自己的感受。
并且,他會在你的感受里,思考自己的行為和該承擔的責任,這能激發起孩子的自覺性以及責任心。
③我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接下來,表達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你的需求是什麼?
可以告訴孩子:「我擔心是因為待會你趕作業,可能就會不仔細,并且無法很好地消化課本知識。我希望你能先把學習的事情做好了,再好好放松玩耍。而且我也不希望看到你的學習退步,這樣你可能無法有個好的未來。」
真誠地表達你有情緒的原因,并且表達你的需求。讓孩子能通過你的話語,真正看到「你為他好」的那顆心,而不是大吼大叫說「我是為你好」。
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也樂意做出改變。
④你能(做這件事)嗎?
最后,發出邀請:「你愿意每天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并且先完成學習的事情再好好玩耍嗎?」
有了上邊三個步驟的溝通,孩子已經能理性、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行為,并且愿意把你的話聽進心里。
對于父母最后提出的恰當的、合理的請求,孩子一般都會接受。因為這個選擇,不是父母逼他做的,而是父母發出邀請,經過他自己思考愿意嘗試的。
孩子一般對自己的選擇和承諾,會做得更好,因為這是經由他內在決定而非外在逼迫的。
如果我們能經常運用這種善意的溝通方式,與孩子交流和探討,那麼,我們就會不斷地激發他的內驅力,讓他發自內心的去肯定和愿意做一件事情。
長此以往,相信你的孩子,會一天比一天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