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人都是開車接送,就你腳踏車?」面對孩子抱怨,媽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2022/10/28

有人拍下了發生在校門口的一幕:

一位爸爸騎著電動三輪車來接女兒放學,他身穿短袖,時不時拿出毛巾擦拭臉上的汗水看得出,他一路趕來,并不輕松。

可女兒上車之后,卻急忙用校服擋住了自己的臉,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路過的同學認出。

一旁的爸爸看著女兒這樣的舉動,卻只能尷尬的苦笑。看完這個視訊,我心里五味雜陳。女孩的做法明顯讓奔波勞累的父親心寒,但又覺得情有可原。評論區網友也在激烈討論,很多人表示自己也經歷過類似場景,對女孩的行為表示理解。

孩子的這些問題,家長需要認真回答

現實生活中,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會發生許多變化,出現「金錢觀萌芽」「物質敏感期」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與周圍同學的差異時,難免會心理失衡,滋生攀比心理或變得自卑。這個時候,他們容易對房子,車子,名牌,花錢有錯誤的比較。

「別人家有三套房,我們呢?」 「別人家出門旅行可以坐頭等艙,為什麼我們家就只能坐廉價的火車?」 「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啊?」「為什麼別的同學都是開車接送,就你騎電動車?」

這些不懂事的話,想必屏幕前的家長也深有體會,面對孩子的質問,很多家長的做法是」哭窮「,或者回避轉移話題

「給你買那雙AJ鞋,夠抵爸媽半個月的生活費了!」「爸媽掙錢不容易,你要知足,不要和同學比。」「我們家條件不好,你要好好讀書,以后就指望你了。」

確實,不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三言兩語就能斷了孩子念想,還能讓孩子體諒家長,簡直不要太好用。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北京師范大學曾做過一項社會調查,發現父母經常「哭窮」對孩子有很大影響:有73%的受訪者表示,父母「哭窮」讓自己在青少年時期變得自卑,57%的人表示,即使以后的生活條件變好,心里也會有一種匱乏感,哪怕有錢也會扣扣搜搜過日子。物質上的貧乏,只是一時的心理上的短缺,卻是一輩子的!其實,家庭物質條件的匱乏并不可怕,父母有意無意的抱怨和哭窮導致孩子自卑才最可怕。

青春期,一個孩子的價值觀,往往是在生活中的觀察和對比中默默形成的。當孩子下次再提出這類問題時,請父母思考后再作回答,因為,你的回答里

不僅藏著為人父母的遠見,更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價值觀。

讓孩子看清生活的真相

一次,她的兒子鬧著要買6000多塊的蘋果手機,她沒答應,兒子就扔東西,絕食,甚至沒良心的控訴她:「別人家孩子都是幾千元的手機換著用,就你給我買個幾百元的老人機!」 她當時沒有作答,第二天等兒子情緒平復后,帶著他來到車來人往的公交站台她讓兒子觀察每個人使用的手機,目測價值超過6000元的人有多少兒子看了半個小時,只數到了5個人的手機符合要求,比起熙熙攘攘的人群,簡直是鳳毛麟角!

孩子數著數著,漸漸地低下了頭

這時,媽媽說:

「6000元,對于那些開豪車的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可對于這些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來說,就是大半個月的工資。對于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工作的環衛工、菜農,6000元,他們辛苦一個月也掙不了。

孩子,你要知道,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酷,有的人一出生就坐擁億萬家產,而有的人可能連溫飽都難以解決。你所擁有的,已經是媽媽在能力范圍內能給你最好的了。」

自此,兒子再也沒有物質上的過分要求,生活上懂事了許多,在學習上也越來越努力。

一次同學問他為什麼還用那麼便宜的手機,兒子回道:「因為我們家條件一般,爸媽掙錢不容易,我不想亂花錢。」 言語間,坦誠大方,絲毫不覺得難以啟齒。李玫瑾教授說:

孩子的行為表現折射出的是父母的水準。

貧富差距不是真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為人父母,我們要盡早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讓孩子了解到家里的真實情況,幫助孩子更好地定位自己,找準方向。

比起物質財富,要給予孩子精神上的富足

古人常說:大丈夫人窮但志不能窮

蔡暢19歲,今年剛進入大學,在開學的自我介紹時,她幽默自信的介紹道:「我叫蔡暢,性格非常好,我一直有個外號叫蔡胖,可以看出來我的體型。」 一下子就活躍了課堂氣氛,引來同學陣陣歡笑。

她接著說:「我家是收廢品的,父母很累,我有個特別土的夢想,就是給我媽買個大別墅……」 三言兩語之間,不僅有感恩,還有真誠和坦蕩。

其實,童年的蔡暢也曾因為家境自卑過,為什麼別人家的父母做著光鮮亮麗的工作,自己的父母卻要收廢品?但她很快就被父母的生活態度感染了,雖然收廢品又臟又累,但蔡暢的父母卻一直樂觀地去生活平日里,蔡暢有空也會在父母的收廢品攤上幫忙,父母便教她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培養了她開朗幽默的性格。

在興趣上,不論是學琴、學舞蹈還是寫書法,父母總是給她支持和鼓勵,讓她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光發亮。其實,孩子的富足感,從來不是用錢堆積出來的。給予孩子精神上的富足與內心的充盈,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

告訴孩子:你的未來,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公平,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努力;我們不能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堅強。」

為人父母,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答案。所以,請大大方方告訴孩子:

貧與富從來不是評價一個人的全部指標,能定義我們的只有自己。好東西誰都想要,但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爭取,未來永遠掌握在自己手里。

養兒育女,是一門學問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和別人攀比時,父母的態度是孩子正確面對貧富差距的關鍵。房子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一家人健健康康在一起,才是一個家最溫馨的地方。車子的種類不是最重要的,有父母相伴著回家的路,才是孩子最美的回憶。花銷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有父母的諄諄教誨,才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愿每個父母們都能樂觀的看待貧富,給孩子正向的引領,用愛去澆灌孩子的成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