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三種現象,很可能是「社恐」,家長需重視
2022/05/07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的行為和語言都約束了孩子對交往的興趣,比如昕悅媽媽就經常逼迫孩子與陌生人打交道,還會用言語暗示孩子「你一個人玩是玩不好的」、「只有人緣好的小朋友大家才會喜歡」......

這些言語和行為給了孩子很大壓力,從而更加打擊孩子的社交積極性。

那麼孩子「社恐」通常有什麼表現?原因到底是什麼?

如何判斷你的孩子「社恐」了?

「社交恐懼癥」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出現的不正常、不健康的情況,孩子的社恐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具體說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孩子開始不愿與他人交流,拒絕與他人分享,在公眾場合只喜歡自己坐在角落,或者不愿意主動融入和拓寬社交范圍。

二是自己單獨相處的時候格外開心,與他人同處時明顯感覺緊張和焦躁。

三是孩子在想方設法與家長談及與同學或者朋友相處溝通方面的問題,但是顯得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您的孩子大機率是遇到「社恐」問題了。

孩子「社恐」背后的真相

O原生家庭影響:家長過于嚴苛,忽視孩子接受力

孩子的社會活動通常是在家長陪伴下完成的,而很多家長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時,習慣用自己固有的價值標準和規則制度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會「逼迫」孩子失去了社交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變得「唯唯諾諾」或者「死氣沉沉」。

比如家長帶孩子聚餐時,孩子正準備講述一個想法或者觀點時,家長認為不妥或者忙于應酬而粗暴打斷,事后也不與孩子溝通解釋,孩子就會產生「我做錯了」「我不該表達那個觀點」

的想法,長此以往孩子也自然就不在社交場合交流,形成「社恐」。

O過于關注自我,形成「焦點效應」

心理社會學有一個「焦點效應」,指的是人們往往會過高估計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錯誤地在社交場合中把自己作為焦點,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別人注意到。

具有這種心理特質的孩子通常會比較要強,通過不斷努力讓自己在社會中通過「積極因素」被關注,比如形象好、學習好、身體好等,綜合素質就顯得也比同齡孩子高一些。

O自卑心理作祟,自我貶低,過于敏感

自卑是孩子很容易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因為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不管是在學習成績、外表容貌或者家庭經濟等任何一方面產生不如其他同學的感覺或者經歷,便會容易自我貶低,妄自菲薄,過于敏感,加劇自卑感,進而感覺別人的眼光中對自己是否定、厭惡或者嫌棄,擔心自己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的言行產生負面效果,從而不愿意與人交談。

幫孩子有效解決「社恐」問題

O家長以身示范,改變教育方式,注意自身言行

馬克思說過:交往是人類的必然伴侶。

其實交往也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必然伴侶,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共同表達。例如通過定期召開家庭會議的方式,鼓勵孩子更多分享學校生活學習的點滴,給予家長傾聽孩子心聲的機會,家長也要以身示范,放平心態,和孩子坦誠地交流自己的工作體會和生活感悟,充分建立起「聽與被聽」的交流機制,這樣不僅讓孩子會有更強的平等感,也會讓孩子對于這種不同年齡和身份之間的對話輕松應對,當他再次面對同齡人時,自然就顯得相對輕松,成長速度也較快。

另外,家長要更加多關注孩子的異常表現,正如昕悅一聽說有外人在就想辦法各種逃避,磨蹭,甚至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里,甚至和媽媽發脾氣,這就明顯屬于異常表現,這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尋找問題根源,與孩子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

而且因為孩子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社恐」兆頭,對交流已經產生抵觸, 家長在溝通時要格外注意方式和態度,不恰當的態度可能會加重孩子逆反心理,不僅達不到溝通的效果,甚至還會影響親子關系。

O創造見識機會,開闊孩子眼界,培養興趣愛好

「見識決定格局」的道理同樣適用孩子,孩子經歷越豐富,眼界越寬,就越能夠看到世界的廣袤和多元,了解歷史的發展與厚重,從而不會只關注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從這種「小格局」中走出來,把精力投入更加有價值和意義的學習生活中去。

所以 家長應當多為孩子創造增長見識的機會,常見的如帶孩子旅游、購物、參加夏令營和同學聚會等,從這些經歷中讓孩子更多了解社會,觸碰社會,與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群產生交集,開闊孩子眼界。

同時家長也應當培養孩子各類興趣,比如體育、繪畫、唱歌、聽書、舞蹈等,讓孩子在興趣活動中與同學、朋友增加接觸,形成小型社交系統,孩子也會因為學習和了解了這些興趣活動能夠與「圈內人」自由交流,減輕了孩子「費盡心思找話題」

的壓力與尷尬,有助于孩子順暢地開展社交活動,從而降低「社恐」產生的機率。

O培養社交思維,鍛煉社交技巧

「厲兵秣馬,未雨綢繆」,家長還要從社交思維和技巧方面給予孩子引導,幫孩子梳理好社交中正確的思維邏輯,對不同場合不同環境的社交技巧制定具體行動指南,讓孩子能夠有所參考,有所「指望」,從而緩解或者改善孩子的「社交恐懼癥」。

例如應當告訴孩子在社交中學會「換位思考」,了解「理性辯證」,教育孩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懂得「每個人都有優缺點」的道理, 要學會接納和包容,真誠對待每一個同學,每一位朋友。

家長也應當告訴孩子,如果在社交中欺辱等原則性問題,一定要積極面對,不卑不亢,學會向老師、同學或者父母求助,學會主動溝通與化解。孩子們也許不能馬上領悟和使用,但是有了這顆種子,在不遠的將來就有可能發芽開花,幫孩子們應對社交中的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書中曾寫到過: 「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無論是以身作則,還是增長見識,亦或堅強自信,這才是人際交往的核心!只要家長們不斷自我提高,鼓勵支持孩子去接觸世界,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勇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社會觀,您的孩子便會遠離「社恐」。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