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電子產品以及各類影視信息的影響,如今的孩子們大多早熟,早戀的年齡趨勢也越來越低齡化。
如今在小學校園,早戀都成了很平凡的現象。盡管這時的孩子都是小打小鬧,根本不懂什麼是喜歡,甚至還會有「分手把辣條還我」這樣的驚人語論,但仍有不好的趨勢。
到了初高中,這樣的現象就更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了。
張女士的女兒今年12歲,剛上國中,各方面表現明顯和小學階段不一樣。但她想,孩子年紀大了,加上進入新環境,認識的朋友也多,很正常。
直到前段時間,她突然發現女兒脖子上出現了「草莓印」,試探性地問了一句,女兒說是被蟲子咬了導致的。
張女士表面相信,但在給女兒涂藥時仔細觀察了一下,可以確定女兒在說謊。
這樣的紅斑,肯定不是蚊蟲叮咬留下的痕跡。但她并未輕舉妄動,而是從此開始更加留意女兒的生活。
女兒以自己長大了為由,拒絕了張女士接送,放學回家的時間也有點晚。于是,上星期在沒有通知孩子的情況下自己到了校門口,果然發現女兒和一個男孩在一起,說說笑笑、還牽著手。
女兒看到她,嚇得連忙推開了身旁的男生,男生也低著頭不說話,不敢直視張女士。
氣氛很尷尬,但張女士只是跟女兒說了一句:「走吧,我們一起回家。」
到家之后,作為媽媽張女士也沒有批評女兒,而是跟她坐下來好好談。
你今年12歲,已經上國中了,你有你自己的人格,我不想干涉你,但談不談戀愛都好,要記得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而且,你能確定這個男生就是今后想一起步入婚姻的人嗎?他又能否擔當得起這個責任呢?不管怎麼樣,早戀都不能影響學習,也不能影響自己的身體。為了自己,也要考慮一下得與失,不要太沖動,否則以后想后悔都來不及。
媽媽以前上學的時候也談過戀愛,但現在的結婚對象是爸爸。而且當時我談戀愛沒有影響學習,雙方一起努力,成績還上升了不少,希望你也能做到這樣。
女兒點點頭陷入沉思,沒說什麼。過了兩天,她主動找到張女士說,談戀愛確實給學習帶來了不少影響,自己已經和那個男生說清楚了。
這位媽媽不打不罵,卻成功挽救了女兒戀愛觀的做法,值得很多家長學習,這才是真正能走入孩子心中的教育。
大部分情況下,父母為了讓孩子認識到早戀的重要性,都會惱羞成怒,不僅批評教育,甚至還會大打出手。
但這種做法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白早戀有何危害,反而還會催生孩子的叛逆心理,產生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孩子存在浪漫幻想,會認為是大人在棒打鴛鴦,反倒讓感情升溫。
要知道,孩子的心理狀態并不成熟,也無法分辨事情到底是利是弊,他們只在乎早戀帶來的幸福感,不會考慮其他因素。
父母打罵的方式無法走進孩子的心里,他們自然也無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1)讓孩子自己思考
發現孩子早戀之后,最能引導孩子思考的方式是反問。
比如:你喜歡和他待在一起,但是,你覺得你們目前能給對方帶來好處嗎?如果不能的話,豈不是在影響雙方的成長?
這樣能讓孩子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當他覺得自己犯錯之后,自然就能接受父母的教育了。
2)給孩子分析利弊
跟孩子談早戀問題的時候,父母必須站在客觀的角度幫他進行利弊分析,這樣才能讓孩子理智看待自己的行為。
當然,對于父母的觀點,孩子肯定會有反駁。父母在尊重與接納的同時要保持耐心,不要打罵孩子,否則之前所做的就功虧一簣了。
3)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感情觀念想
避免孩子早戀影響成績或傷害自己,父母一定要幫他樹立起正確的感情觀念。
要讓孩子明白,感情隨著年歲增長也會有變化,在一段不成熟的感情中不要過多投入,作為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
發現孩子早戀,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智,打罵是最不能解決問題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