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請客吃飯,被12歲兒子偷偷買了單,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多愛你
2022/02/10

前陣子有網友曬出了一段爸爸請客吃飯,卻被12歲的兒子偷偷買了單的視訊,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在瀋陽新民市一家餐館內,幾個男人正在舉杯暢飲。期間,一個看起來10來歲的小男孩趁著大人不注意,以上洗手間為藉口,偷偷去收銀台買了單。

酒足飯飽之後,一個男人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掏出手機準備買單,卻被服務員告知孩子已經結賬了。男人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再三向服務員確認之後,才踉踉蹌蹌地走向外面。

突然,老闆夫婦攔住了男人,告訴他:「你兒子的書包落下了。」男人回過頭,看到兒子的書包,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突然趴在椅子上大哭。

原來, 男人是孩子的爸爸,孩子知道爸爸和媽媽剛離婚不久,覺得爸爸很「難」,于是用自己攢下的零花錢買了單,想給爸爸減輕點負擔。

孩子看到爸爸狼狽的樣子,擔心地上去輕聲安慰,見爸爸沒有回應,便安靜地站在一旁守候。不一會兒,男人抬起頭來,擦了一把眼淚,攬過孩子的肩膀。孩子見狀,感忙把書包背在身上。就這樣,一大一小的身影消失在了夜幕中……

看完視訊,不少網友說自己的眼淚止不住,為懂事的孩子而感動。

孩子對你的愛,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我們總是歌頌父愛和母愛的偉大,埋怨自己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卻忘了孩子也同樣在默默地回饋我們。我們對孩子的傾注的時間和情感,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孩子對父母的愛源自本能,總能在不經意間戳中我們。

「媽媽,如果我治不好,你就再要一個孩子吧!」

不敢相信,這是一個9歲小女孩的遺書。她叫李欣怡,是一個白血病患兒。為了給她治病,李欣怡的父母已經花了幾十萬。身為普通的打工族,治療費用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但是,即使再困難,他們也沒有想過放棄治療。有一天,李欣怡的媽媽收拾東西,無意間發現女兒寫下的遺書。

遺書中,李欣怡說如果自己治不好,就讓媽媽再生一個孩子。如果生的是女兒,那就是她又回來找媽媽了。

即使自己身處黑暗,也要拼盡全力給媽媽最後的光。年紀小小的孩子,就已經懂得護媽媽周全,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有的時候,我們總是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殊不知,孩子什麼都知道,他們對我們的愛,遠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多。

父母子女一場,相互滋養才是愛的真相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拯救父母的天使。

作為父母,我們總感覺自己是犧牲者,生活一地雞毛。育兒道阻且艱,有時候還不被孩子理解。其實,我們應該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耐心。孩子對父母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能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或者被我們忽略了。

就拿輔導孩子寫作業來說,很少有父母會忍住不發脾氣的。

朋友小慧就是如此,每次輔導兒子寫作業都會忍不住河東獅吼,有時候脾氣上來了,「笨蛋」「怎麼這麼蠢」之類的話更是沒少說。

有一次,她檢查兒子的語文作業,發現兒子寫的作文《我的媽媽》是這麼描述自己的:「我的媽媽雖然很凶,每次輔導我寫作業都想一隻母老虎,但是我明白她是為了我好。在我的心裡,她就是最好的媽媽。」朋友說自己看完之後又感動又羞愧,感動的是兒子對自己的愛是那麼真誠、直接,羞愧的是自己傷了兒子的心,什麼也沒做卻獲得了原諒。

作為父母,我們真的要好好感謝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愛可以分給孩子,也可以分給其他人。但是孩子的愛,卻義無反顧地給了最親最愛的爸爸媽媽。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天然的、無私的、純粹的。所以,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我們也不要忘記,身後還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無條件地支持著我們,陪我們度過一切難關。

你的孩子,值得十分的肯定

網上有有一個短片叫《你的孩子,值得十分的肯定》,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

短片中,媽媽們給自己的孩子打分,滿分為十分。大部分的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那麼完美,有的太調皮,有的不愛乾淨,有的成績不好……最後算下來,孩子們基本上都只有七八分,有的甚至五分都不到。

那麼,孩子們是如何給媽媽打分的呢?無一例外,所有的孩子都給媽媽打了滿分。有的孩子說:「我的媽媽很漂亮。」有的孩子說:「我的媽媽每天給我燒飯,很辛苦。」有的孩子說:「我不想媽媽變老。」

看到孩子給自己的分數,媽媽們都濕了眼眶。她們不知道,原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如此的完美!

說到自己的孩子,大部分的父母都跟短片中的媽媽一樣,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缺點,有時候甚至會把缺點無限放大,覺得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然而,在孩子的眼中,就幾乎沒有不完美的父母。無論多「差勁」,所有的父母都被自己的孩子深愛著,並且這份愛是獨一無二,無人可以替代的。

也許,他們生來什麼都不懂,要你手把手地教。但是,愛你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是他們的降臨,讓我們對世界充滿了熱情,對生活充滿了期待,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是他們的出現,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定,讓我們變得更加勇敢和強大。

寫在最後:

成為父母之後,面對生活的壓力和瑣事,心會變得特別的堅硬,但幸好,有我們的孩子,用熾熱的心,溫暖著每一個寒冷的夜,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去感動。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