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寫申請書,百萬網友點贊:做好「這5個小細節」,孩子注定優秀!
2023/04/18

前幾天,網上一個小男孩寫的零花錢申請書,俘獲了近百萬網友的一致好評。

有家長表示:真希望這是我家孩子!有計劃、有安排、有條理,表達能力也不錯,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懂得收斂。

更有家長表示:淚流滿面,會激動到手抖,給孩子500塊!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父母養育孩子的細節,更是決定了孩子的成長與未來。

在我看來,肯定孩子懂事的同時,還應該看到背后父母的教育細節,特別是以下幾點,父母一定不要錯過。

允許孩子表達

在小男孩的申請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會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請求,會告訴媽媽自己的金錢分配和時間規劃,細致又周到。

不難想象,孩子能夠如此乖巧懂事,背后一定站著一對允許孩子表達的父母

否則,孩子就是有再多的正當理由,也不會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露出來。

龍應台曾說:「能夠表達,是一種很奢侈的幸福。」

允許表達、勇敢表達;耐心地聽,溫柔地問。

二者結合,既是對孩子的關愛,亦是對孩子的尊重。

當孩子越能被允許表達,他就越能活出自己,這對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和處事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

從小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人民日報》曾分享過一句話:愛和規矩并行,才是最好的家教

很難想象到,出去和同學聚會這麼熱鬧的場面,小男孩竟然還能向媽媽保證自己不點可樂。

想必父母平時給他樹立了很好的規則意識。

因為愛孩子,我們給他自由,讓他的天性盡情釋放。

因為愛孩子,我們更要為他的自由劃定界線、樹立規則。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兩個女兒分別10歲和7歲的時候,他制定了九條家規。

內容并不復雜,但操作性強,且極具意義:

家規1:不能有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

家規2: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

家規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沖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并穿好衣服;

家規4:保持玩具房的干凈;

家規5:幫父母分擔家務;

家規6:每逢生日或是圣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家規7:每晚八點三十分準時熄燈;

家規8:安排充實的課余生活: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玩橄欖球;

家規9:不準追星。

不涉及原則的事,別限制孩子;涉及原則的事,不縱容孩子。

如此,孩子才能懂規矩、明邊界,才會更獨立、更自由。

懂得感恩,被愛也去愛別人

還記得那個感染新冠發燒仍堅持給孩子做飯的媽媽嗎?

她因支撐不住暈倒在地,三個孩子卻在一旁自顧自的吃飯,無動于衷。

短短幾分鐘視訊,就像一面照妖鏡,不僅照出了孩子的冷漠,更照出了家庭教育的扎心真相:

父母此生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卻養出一個白眼狼。

再看看寫申請書的這個小男孩,不僅自己做好零花錢的規劃,還知道留出一部分錢為弟弟買玩具,真是個溫暖且充滿愛心的小哥哥。

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善良的,只是還需要家長用心澆灌和養育,在點滴細節中正確引導孩子,營造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學會愛與被愛,必將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幸福與財富。

從小培養金錢觀

說實話,我都想不到,一個小學生竟會對100元零花錢作出這麼合理的規劃。

知道要給同學準備生日禮物,要保證午餐的費用,還要平攤車費,更要留出余錢來給弟弟買玩具。

不僅設置了金錢預算,還支出有度,清晰地知道每個部分大概需要匹配多少價值的金錢。

真是忍不住再次為這個小男孩點個大大的贊!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教育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我的一個閨蜜,在孩子的金錢教育方面就做得很不錯。

在孩子剛進入小學時,閨蜜就把家中的收入告訴了孩子,并且當面把錢分成幾份:

還貸款、家庭日常開支、教育開支、提升生活品質基金,以及孩子可以用來買零食的費用。

起初,孩子并不懂,買零食總挑最貴的。

後來,孩子就發現,如果選更便宜一些的零食,同樣的錢可以吃好幾次。

所以,閨蜜的孩子現在不僅知道消費要在預算內,做決定時也既有主見又很果斷。

成功的金錢教育,不僅是幸福教育,更是人格教育。

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僅能提高他的判斷力,還影響著他未來的人生走向。

懂得時間管理

一個孩子支配時間的方式,就等于他支配人生的方式。

人生只有一次,希望孩子能夠學會時間管理,成為時間的主人翁。

而這位寫申請書的小男孩,不僅明確知道要和同學們在下午三點集合,還會告訴媽媽自己在晚上六點前按時回家。

說明他不但會遵守這樣的約定,也會懂得按照時間日程有條不紊地安排好一天的生活。

李玫瑾教授說過:「時間管理能力,直接決定了孩子將來的學業成績還有人生成就。」

深以為然。

孩子在管理時間的同時,也學會了管理自己,良好的自控力也會逐漸養成。

在平時的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教孩子認識和感受時間;

幫孩子縷清事情的條理;

將時間分段并進行合理安排;

勞逸結合,緩慢適度,既不要一味嘮叨催促,也不要讓孩子拖延成性。

帶孩子時間越久,我越發感覺到:

所謂教育,就是生活點滴的細節。

孩子們似乎都在看同樣的書、上同樣的培訓班、玩同樣的玩具。

但因為每個父母的教育細節不同,孩子在日積月累中,也就慢慢變成了相反的樣子。

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

「某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

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