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真的會讓他受傷、變笨!學會「這3點管教方式」,比你吼1000次更有效
2022/11/01

最近被網上刷屏的一張圖笑到。

這樣的場景熟悉嗎?很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許多人認為,吼兩句嘛很正常嘛,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過呢,日子不是照樣過嗎?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孩子的大腦會真的受傷害,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記憶會受到影響,你還會再吼孩子嗎?

而且,你以為吼完、罵完孩子,再給他們安撫一下,傷害就消失了嗎?

當代知名心理學家、弗羅里達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曾在一篇被引用了超過5300次的重磅論文中指出,「 壞的力量比好強」(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他說,人類的大腦生來更關注危險和消極的事物。這一點的進化意義非常突出——

關注危險的事物更有利于早期人類的生存

也就是說,從進化上來說, 積極的事物和消極的事物無法互相抵消,因為它們對于大腦來說性質根本不同。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網上買東西,多少條好評都比不過一條差評帶來的惡劣影響。那麼, 對孩子說一句刻薄的話,要多少句好話才能彌補呢

更可怕的是,長期的言語暴力的確會改變孩子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智力。

哈佛醫學院附屬美國頂尖的精神病專科醫院——麥克萊恩醫院(McLean Hospital)精神病學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十幾年來,他的團隊對父母言語攻擊的長期傷害進行過大量研究。

他的團隊發現, 父母如果經常用言語辱罵孩子,他們事后的安撫不會起到消除影響的作用。即使事后父母通過溫情脈脈彌補孩子,他們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依然無法煙消云散。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經歷——不管父母事前事后給過你多少好處,表揚了你多少次,但是他們說過的傷人的話留下的傷疤依然會時常作痛。

包括 Teicher 在內的許多學者的研究還發現,生命早期受到父母的言語暴力的孩子 在成年后更有可能出現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問題。

這或許就是許多人常說,「 父母在等我們道謝,而我們在等父母道歉」的一大原因吧。

這時候,肯定有不少父母要說了:「我是想好好說的,但就是說了1000遍,孩子就是不聽,我才吼的……」

那麼,首先,我們來分析下,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吧!

孩子的大腦發育特點決定的

孩子的大腦發育特點決定了, 他們是隨時沉浸在當下的,這就是他們磨蹭的根本原因。

你可以讓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著你,這時再和他講話。否則,很多時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會沒聽見你的話。

是否對孩子控制過多

當你喊不動孩子時,要反思,是否對孩子指令過多、控制過多。

如果我們能給孩子自主權和空間,鼓勵他獨立做事、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決定, 把屬于他的事情交給他,只在真的需要家長的意見和提醒時才出現,那麼,你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討厭被催促,家長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盡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家長可以用啟發的方式來引導。

平時太嘮叨,話語被削弱了力量

「要想說出的話有力量,就別嘮叨」。為什麼再刺兒頭的孩子,到了部隊里都服服帖帖?因為部隊教官的指令干脆堅決,從不拖泥帶水。 越是冗長、繁瑣的指令,越沒有執行力

而且,有的時候家長生氣了,就開始放「狠話」,「再不走,就把你一個人扔在這里」、 「再這麼瘋跑,以后再也不帶你出門」……這樣的「大招」,使用得越頻繁,失效得就越快。次數多了后,孩子就會習慣,看似在聽你說,其實注意力早已經游離到別處去了。

如何正確地給孩子下指令:

指令要具體,不帶負面情緒

給孩子的指令,必須讓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體做什麼,比如,不說「你應該整潔一些」,而說:「現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們好做手工。」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責、數落,不要帶負面情緒。

給孩子指令后,讓他復述一遍

有時,孩子沒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只是因為他年齡小, 聽知覺能力還比較弱,他的大腦還不能很好地加工處理聽到的信息。就是說,他的確「聽」到這些聲音了,但他的大腦并未真的理解并記住你的具體指令。

家長要孩子確認,有時可以及時發現這些問題。然后我們做調整,把我們的指令變得更加具體、清晰、簡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可以逐漸提高指令的復雜程度,鍛煉孩子的聽知覺能力。

耐心等待反饋

下指令后,給孩子一些時間。給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數到10 ,這時細心觀察,找到問題所在。

你總批評他,但自己也沒做到

有句話說的很好, 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當我們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著好了。身教重于言傳!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應該與孩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去幫助孩子改變,鼓勵孩子改變。

養孩子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作為父母,如果想要孩子真正聽進去我們的建議,就得學會耐下性子來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切入點和表達方式,相信經過不斷地嘗試和調整,你一定能找到比吼更有效的溝通辦法!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