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今後很難有出息,第一種就被人嫌棄
2021/12/30

作為家長,自然是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在很多人的認知中, 「有出息」和「學習好」是劃等號的。事實上,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並非從學習上就能完全看出來,而是從一些小事上就「有跡可循」。

吃飯是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不過越是普通的小事,越是能體現出一些大問題,孩子的人品也一覽無餘。

前段時間護芽媽媽的朋友結婚,宴席上同桌的一個小男孩很調皮, 一會兒對著媽媽大喊:「怎麼還不上菜」,一會兒又用筷子在碗上叮叮噹當地敲打,弄得一桌子的人都很惱火。

而到菜上桌後, 小男孩馬上就把菜轉到自己面前,旁若無人地吃起來,之後更是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菜,也不管別人是否在夾菜,他馬上就轉到自己面前,用筷子在裡面翻來翻去。

對此孩子奶奶卻不以為然,甚至還談笑著說:「孩子從小調皮一點,長大後聰明著呢」~

生活中上面這樣的場面,我相信不止這一次,可能很多父母都會有類似的舉動,而 看似是小孩子調皮的行為,卻能實打實地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最容易出現這幾種表現!

把喜歡的菜擺在自己面前:在家裡大人常常會把孩子愛吃的菜放在孩子面前,孩子習慣性地認為好吃就應該離自己最近,甚至一旦沒放在自己面前,還會生氣動手端得離自己近一些。這樣的孩子是極其自私的,不懂得分享,以後也會惹人煩,何談出息可言?

第一個動筷:那些在吃飯時總是「第一個動筷」的孩子將來也不太會有出息,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步入社會後和領導和客戶吃飯,自己先吃,這樣的人想要有大本事,八成是要靠走「狗屎運」了。

喜歡在飯菜裡亂攪拌:吃飯時總會在盤子裡攪拌,說明平時家長管教不嚴,這樣的舉動會讓其他人覺得很尷尬,是典型沒家教的表現。

有這些行為的孩子,之所以長大後很難有出息,是因為他們缺少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關鍵社會能力」。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事業成功,30%取決于才能,而70%取決于人際關係。

作為父母,除了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還需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的社會能力。

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成長分為不同的階段, 3-6歲正是性格培養的黃金時期,而老人也常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從孩子三歲開始,家長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了。

「社會關鍵能力」是心理學上的專業名詞,是指兒童為了實現目標,能與人溝通具備的技能和知識。

社會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像人際交往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性格培養等等,這些都是以後步入社會需要掌握的人生經驗,如果孩子從小就能掌握,那麼在未來會少走很多彎路。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