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抓住機會給予孩子好的陪伴,
很多缺失,是一輩子都難以彌補的。」
陪伴的缺失,對孩子危害有多大?
有位兒童認知行為問題康復師,
根據自己接觸過的眾多案例發現:
幾乎所有網絡成癮、暴力習慣,
甚至是極度粘人、有分離焦慮的孩子,
都能找到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父母陪伴的缺失」。
而根據一個留守兒童調查數據顯示,
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
在青春期或者成年后,
患上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機率會高出其他孩子一倍。
即便父母在孩子身邊,
低質量陪伴,也無處不在:
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
把手機扔給孩子;
說是陪孩子看電影,
而父母盯著手機專心致致。
很多父母不知道,
真正學業優秀的孩子,
一定是心理健康、人格穩定、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
而他們的父母幾乎都做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為什麼孩子從不「聽話」?可能沒被好好陪伴過
李玫瑾曾在講座里講過這樣一個觀點:
孩子一定要自己帶,
在他完全不能獨立的情況下,
你去給他帶來快樂和舒服。
當他依賴你,你才有教育他的資本。
曾有一個媽媽,
抱怨自己的女兒只和奶奶親近,
從來不跟她親。
等孩子上了小學接到自己身邊,
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卻從來不聽。
她很懊惱:
孩子和自己不親,
無論怎麼講道理都不管用,
只有奶奶說話才管用。
其實,
沒有任何一種溫馨的關系不需要經營。
而父母一直缺席的家庭里,
很大可能,會有一個叛逆、外殼堅硬的孩子。
父母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真心,
才能收獲孩子的真心。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孩子為什麼從來不聽你的管教,
因為,你沒有陪伴過孩子。
唯獨只有足夠溫情的陪伴,
才能建立好的親子關系,
如此一來,教育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
一個人的安全感,來自童年時的陪伴質量
陪伴的第二點,
那便是為孩子的內心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感,
有利于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曾有心理學研究表明:
一個人的安全感,
幾乎來自于童年時父母的陪伴質量。
生命早期的陪伴,
決定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受,
是安全的還是冷酷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
足夠安全的依戀關系的建立,
是影響孩子形成自尊心、自制力與社會技能的重要因素。
安全感十足的孩子,幸福感也強。
因為,被陪伴得足夠好的孩子,
會形成一個自我印象:
我是重要的,我的需要會被聆聽到。
這也是放心大膽地闖蕩世界,
乃至獲得幸福感的基礎。
孩子的好習慣,來自于父母潛移默化的陪伴
想要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更是需要父母足夠智慧的陪伴。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當我們在家刷微信、看抖音、追劇,
無聊的時候發發牢騷,
這樣的陪伴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
也給了孩子壞的示范。
同一個屋檐下,
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自己習慣的影子。
而用好習慣來陪伴孩子,
孩子自然會養成好的習慣:
你遇到麻煩時,
如果你處理事情的方式很有邏輯,
也有平靜穩定的情緒,
那孩子也會感受到這種面對問題時的處理方式。
你的用餐、言談舉止,
足夠得體、周到,
你和其他家庭成員、鄰里客人面對爭議時,
足夠溫和且堅定,
孩子自然會在這個過程里知道各種分寸。
父母的好習慣為什麼可以影響到孩子?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其實需要「觀到」,
而這需要和孩子一起相處,
才能形成真正內化的觀念。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未必是父母說怎樣的道理,
而是需要孩子和父母一日一日實際相處,
在潛移默化中便能學到。
0-18歲分齡陪伴建議,家長們可以收藏起來
武志紅曾在他的書里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他曾有位來訪者,是一個企業高管。
這位男士事業做得不錯,
但是總有一個問題:
在一些公開的場合說話,非常容易緊張。
因為,他總是覺得別人都對他說的話都不感興趣。
在武志紅的引導下,
他開始回想自己和自己母親的相處。
從他記事起,
媽媽和他聊天永遠給他一個側臉,
自己忙著自己的事情,
從來沒有正面看過他。
為什麼會感到自卑、不安?
因為,沒有被「看到「過。
心理學里有一個詞,叫做鏡映。
就是說,
孩子是在父母的「鏡映」中確認自己、看到自己的。
這更是在于,
陪伴的時間不在多,而在精:
一起做泥塑作品、一起搭積木,
要和孩子進入一起玩樂的狀態;
在孩子睡前給他讀故事,
傳達真實的情感和價值觀
即便只有15分鐘;
在一旁做「對的」事情,
不是刷抖音、打游戲;
關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事情。
總而言之,保持敏感,及時回應。
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
孩子處于不同的年齡,
有著相應的陪伴方式:
嬰兒期+兒童期(0~3歲)
這是孩子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父母需要多抱抱、多觸摸,
讓孩子感受到你全心全意的愛。
照顧得足夠周到,孩子自我力量感才能被建立起來。
學齡初期(3~6歲)
這是孩子建立探索能力的時期,
帶著孩子探索新鮮、好玩的游戲,
對孩子的探索行為給予鼓勵,
幫助孩子形成自主性。
學齡期(6~12歲)
孩子每完成一個任務,
可以多多給予言語鼓勵,
給予孩子足夠的欣賞,
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
使他們在今后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
青春期(12~18歲)
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加成熟,
有了更為復雜的情緒體驗,
父母可以給出一個安全的空間,
對話里要有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耐心陪伴,幫助孩子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從孩子出生到上大學之間,
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也只有這18年。
讓我們好好把握,
這段孩子纏著你、盼著你的時間吧。
不分心的「花時間」陪伴;
愉快不焦慮地用心陪伴;
在以身作則的陪伴中陪伴;
悲傷時為孩子托起信念;
前進時為他們加油鼓勁;
為孩子儲備好養分,
以后的人生才能走得越遠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