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小「經常抱」和「沒人抱」,長大之後差距明顯
2022/09/16

當孩子出生之后,就需要媽媽抱著,一旦沒有人抱,尤其是沒有媽媽抱的時候,孩子就會不停哭鬧。不過有的人認為,孩子出生之后盡量不要抱著,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未來孩子要是分床,或者分房也會容易一些。

當然,從小經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會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到長大后,這樣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父母要重視起來:

1、安全感上有差異

其實從孩子出生開始,就一直在尋找安全感,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就是自己的媽媽。父母總覺得孩子不懂事,無理取鬧,只是在不斷的哭鬧,一點也不體諒父母。其實哭聲是孩子傳達自己想法的一種方式,在告訴父母自己缺少了什麼,自己需要什麼。要是父母能夠盡早讀懂孩子的語言,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能夠和孩子建立緊密的聯系,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而媽媽的擁抱是最好的理解孩子的方式。如果媽媽從小就不怎麼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哭鬧的時候,也任由孩子哭鬧,那樣孩子從小就會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對父母充滿失望,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在未來也會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自卑。而那些從小被媽媽抱的孩子,則會更有安全感,性格更加活潑開朗,堅強勇敢,進入社會也會更加活躍。

2、視力發育有差異

孩子被媽媽抱著和孩子一個人躺在床上,看到的內容是不同的。那些從小不怎麼被媽媽抱,總是躺在床上或者是坐在推車中的孩子,視野很有限,只能看到正前方的事物,而且孩子自己身體無法動彈,無法獲取更多視野,看久了之后,就會感到無聊,枯燥。時間一長,孩子的視力發育就會跟不上,還會失去探索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

要是媽媽經常抱著孩子到處走,去的地方比較多的話,孩子能看到的事物也就更加豐富。處于抱著的姿勢,孩子是視野也更加的開闊,孩子能夠通過左右擺頭來獲取更大的視野。這能夠促進孩子的試聽發育,有利于孩子的視力成長。

3、大腦發育有差異

很多父母覺得還隨便抱還是不抱,因為新生兒基本上除了吃就是睡覺,抱著孩子,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要是讓孩子習慣抱睡的話,今后離開媽媽的懷抱,寶寶就會醒,所以還不如讓少抱抱孩子,讓孩子在床上睡覺。

有這樣想法的父母實際上是忽視了孩子的大腦發育,當孩子醒著的時候,大腦其實在快速發育。他們會觀察周圍的人或者事物,尤其是媽媽,她是孩子的主要觀察對象,通過觀察媽媽來學習,來成長。

所以當媽媽抱著孩子的時候,就是在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從視覺和聽覺上刺激孩子的大腦。

那些從小不常被抱的孩子,則是躺在床上或坐在推車中,視野有限,無法通過眼前看到的事物來學習,也聽不到其他人的說話,大腦發育就會比較緩慢。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還是需要媽媽經常抱,才能促進孩子更好的成長。等到孩子能爬能走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媽媽來抱,因此,父母也不要擔心孩子過于依賴自己。

當然,在抱孩子的時候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抱娃的姿勢要正確,一般采用豎抱比較多,要保護住孩子的頭頸部和脊椎。在抱著孩子的時候,要時刻注意孩子的需求,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要看看還是是否要喝奶,換尿布等等,當孩子想要睡覺的時候,就輕輕地把孩子放在床上睡,盡量不要養成抱睡的習慣。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