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重視的問題,從小時候,父母就忍不住觀察,分析孩子的潛在優勢。有人說智商從手上就能看出來,這是真的嗎?
有人說:「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當大腦發出指令後,大多行為其實都是由手部去完成的。
而《別讓你的孩子傷在敏感期》的作者徐霞曾在著作中寫道:「手可以說是孩子的第二大腦」,由此看來手部對小朋友來說格外關鍵。據研究顯示,每個人手指上的神經都非常發達,與大腦緊密相連,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做出各種精細動作。
在孩子周歲之前,手部動作就開始進入到了無意識發展的狀態。很多家長應該都遇到過這種頭疼的問題:寶寶總是抓著自己的頭髮或者眼鏡腿不鬆手,或者抓著東西就扔出去。
其實,這都是屬於寶寶手部發展的良好信號,等到寶寶逐漸長大,他們的手部動作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快,家長們可以嘗試驗證一下。
在寶寶一歲之後,一部分寶寶就會表現出在精細動作方面的天賦了。比如說在串珠子的時候可以快速地完成,或者在搭積木的時候能準確地放置積木等等。
而到了三歲左右,孩子們開始學習做手工時,差異會更加明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較好的孩子會更加得心應手。
手部力量發展好的孩子不僅在做手工活上有天賦,在「拆家」上也不遑多讓。
在寶寶學會走路後,他們對世界的探索欲會空前高漲,這時候手部力量發展比較好的孩子就會經常把各種東西拿起來丟出去,或者把家裡的一些東西直接拆開。
很多寶寶對於新玩具玩一會就沒了興趣,讓家長們很無奈。這可能並不是因為寶寶喜新厭舊,而是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更快,所以簡單的玩具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這些孩子在遇到複雜的玩具時也很容易沉浸其中,專注力會更高。
要想孩子更聰明,手指鍛煉很重要。寶寶在嬰兒時期,寶媽不要忽視鍛煉對手指的訓練。可多用手或毛絨玩具觸碰寶寶的小手,刺激手部神經,使其抓握能力更強。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主能力,讓他自己拿東西、用勺子吃飯等。孩子的想法得到滿足,能增強學習技能的意識,使手部動作越來越豐富熟練。
大一點的寶寶,要從生活中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如自己穿衣洗臉、做簡單的家務等。另外,鋼琴、畫畫能鍛煉手部的協調性,寶媽要注重培養。平日裡可以帶孩子做手指操,讓小手更加靈活。
手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與寶寶的生活和智商分不開,寶媽要細心觀察孩子不同階段的發育情況,適當督促鍛煉。不要因為心疼而讓寶寶失去鍛煉手指的機會,影響身心健康。
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鍛煉動手能力,做到「心靈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