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別再講道理了,掌握這「2個教育關鍵點」更有效
2022/01/14

在家長們看來最是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鬧脾氣不講理的時候,特別是孩子在外面的時候,情緒一上來就直接當場哭鬧,怎麼勸都不行,有時候爸媽煩了也真的想當街打孩子。然而,理智告訴我們,貿然懲罰孩子是不對的。

但我們在面對孩子發脾氣,跟他們講道理還無效的時候,如何才能快速改變這種僵持的狀態,如何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又是否應該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懲罰呢?

其實,艾姐是不太建議在孩子情緒上頭的時候對孩子講道理,甚至是責駡和懲罰孩子的, 因為這些時候我們做的很多教育的方式,其實是會對孩子起到反作用的。作為父母的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更需要意識到兩點很關鍵的問題:

第一點: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相對于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情緒需要被看到。

很多父母都只執著于孩子那些無理的要求,過分的做法,卻常常忽視了孩子在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孩子的情緒沒有被照顧到的話,負面的情緒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嚴重。所以,但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中心的目的是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情緒不好,他們的情緒狀態需要被看到。

「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你現在是不是不開心?」、「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父母們需要發現孩子鬧脾氣的背後的情緒狀態。而想要清楚了解到孩子的情緒, 就需要父母能夠和孩子之間產生共情,能否體察到孩子的情緒並且對他們的情緒給予肯定,也是教育、說教能否順利遞進到孩子身上的關鍵。

第二點:指明孩子情緒的根源,給出解決的方法。

一味地跟孩子講道理,「你不應該這樣做,而應該怎樣怎樣做」,「爸爸媽媽也是沒辦法,你要接受現實」、「你長大了,要聽話不能這麼胡鬧」等等 ,讓孩子去懂事、去做正確的選擇,都只會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崩潰,你對孩子的教育也就越來越無效。

問清楚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而發脾氣,是父母的行為做得不對,還是說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給不了,亦或者是我們誤會了孩子。 這些原因是父母們沒有真正做到理解孩子的根本,就事論事地去解決問題,和孩子商量處理問題的方法讓孩子的情緒得以緩和,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壓抑自己。

而在面對懲罰孩子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們也會有所糾結, 懲罰嚴重了又怕傷害到孩子,但要是懲罰輕了孩子又容易不放在心上、不當一回事。所以我們到底應該如何來把握嚴厲的程度?怎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讓孩子能有所教訓?

首先,懲罰需要實事求是,孩子什麼事情做錯了就用什麼樣的事情、性質來對孩子做懲罰。比如打別人了就要讓孩子去給人家道歉,比如孩子摔壞東西了,就要讓孩子去做出相應的賠償,而不是一概用打罵來解決問題,懲罰是需要就當下的事情來進行處理。

其次,懲罰是要讓孩子從中有所領悟,而不是僅僅受到傷害。同樣是上面的例子,正確的懲罰方式能夠讓孩子明白傷害他人是需要道歉的,摔壞東西是需要賠償的,如果一味地用打罵來懲罰孩子,他們不會有這樣的意識,更不能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更學不會正確的是非判斷。

重要提示: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是需要父母們能夠看到孩子即將崩潰或者已經崩潰的情緒,了解孩子發脾氣的根本原因,去安撫和緩和孩子的情緒,進而去解決問題。而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懲罰的嚴厲程度需要做到就事論事,而教育的結果是為了讓孩子吸取教訓。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孩平時會鬧脾氣嗎?最近一次鬧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