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成長中挫折和困難隨時都有可能出現,面對挫折和困難,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需要勇氣和自信。
自信和勇氣并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逐漸培養出來的,自信并非智力因素而是心理發展程度和一種質量。有自信心的孩子,才能使潛能最大程度發揮,更容易獲得學業、生活和事業方面的成就。
如果一個孩子總感覺不如別人,不敢展示自己,不敢嘗試,害怕失敗。沒有把握做好一件事,沒有自信,很容易輕易放棄,甚至自暴自棄,失去積極性和勇氣。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Carl Pickhardt曾表示,自信是孩子成長中家長給予的最珍貴禮物,在孩子成長初期,父母同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訓練培養自信。
1、引導做力所能及的事
大部分家庭中對孩子百般寵愛,到了一定年齡應該鍛煉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學著解決問題。因為父母不會一直在他的身邊,不能遇到任何事都替他解決。
只有鍛煉他,才能不斷地增長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長路上包括以后進入社會后,才有自信面對各種未知的可能。
2、培養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重視興趣,根據年齡段可以做拼圖、模型拼裝、做手工等等。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思維活躍,也會有嘗試探索欲望,遇到事更自信。
3、鼓勵孩子的努力
做任何事成功和失敗都有可能,家長不能只看重結果,成功了固然開心,但是即使最終結果不盡人意,孩子也付出了行動和努力。都應該鼓勵和認可孩子的努力,鼓勵他的敢于嘗試。
在不斷地鼓勵中,孩子會建立起自信心,擁有失敗后重新再來的勇氣。
4、保護好奇心
孩子從對這個世界完全陌生,到有好奇心,想探索想了解想認識周圍的一切,他們會通過觀察、詢問來試圖解開疑惑。家長面對孩子提不完的問題,一定要有耐心,和他一起尋找答案。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提高他思考的積極性,并增強了嘗試的勇氣,激發自我意識發展,在面對新環境新事物及挑戰面前,孩子才敢嘗試,提升
自信。
5、不要刻意取悅誰
每個人的思想和認知都有差異,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做的事未必都能得到所有人認可,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朋友。不必為了取悅他人而強迫自己,只和相處舒服的人做朋友。
6、適當給孩子挑戰
挑戰無處不在,只有從小有面對的挑戰的勇氣,才能從容自信。在養育過程中,孩子會面對很多第一次,父母要鼓勵他勇敢面對挑戰,失敗了重新再來,第一次學做一件事,并不會一帆風順,給孩子設定合理目標,完成小目標更有自信面對大目標。
7、多一些包容
孩子犯錯誤時或者做一件事失敗時,家長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批評,多給引導和建議。
如果看到做不好就指責就生氣,使孩子自信心受到打擊,最終他們會越來越茫然,害怕失敗而變得不敢嘗試。
8、從錯誤中分析積累經驗
孩子在平時生活中在學習上犯了錯誤或者遇到問題,家長首先要理解,允許他犯錯,但是不等于過度保護。要分析錯誤和問題,從中積累經驗,避免下次再犯。
經驗越多,錯誤和問題會變少,孩子的行為和
能力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改善,也會變得自信。
9、鼓勵嘗試新事物
心理學家Pickhardt講過,家長有責任為孩子提供體驗生活的機會,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能力,讓孩子更有自信去面對世界。
孩子沒有經歷過的事,父母可以鼓勵他嘗試,比如說某些運動項目或者某些技能。在體驗后,孩子會充滿成就感,自信心也會提升。
10、正確面對失敗
考試考差了,做某件事失敗了,在失敗面前要正確面對,讓孩子明白失敗在所難免,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同時家長要幫孩子做好調節和指導,爭取下一次成功。如果一失敗就自我懷疑,必然失去自信。
11、稱贊努力而非結果
當孩子取得成就后,要稱贊因為他的努力才有的結果,而不是表揚結果。表揚他的努力會使他內心充滿信心,繼續努力。
12、為孩子的勇氣而鼓掌
當孩子做了一項具有挑戰的事后,或者嘗試了新事物時,不論結果如何,都要為他的勇氣而鼓掌。只要敢于邁出第一步,在以后遇到挑戰的時候,孩子才有自信。
13、以身作則
幼年和整個童年,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權威,也是
效仿的對象,所以家長一定做好孩子的老師。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教他懂得思考,懂得為人處事。父母的努力和優秀,是對孩子最好的激勵,也是他們自信的基礎。
14、認真面對挫折
每一個孩子成長中都會遇到挫折,對于沒有經驗并且內心不夠強大的他們來說,很容易氣餒。
這時需要家長幫助他認真面對挫折,從心理上不放棄,分析原因找方法,堅持不懈,孩子會越來越有自信。
15、權威不等于強勢
家長應該有權威,但不是強勢,權威讓孩子更信任更信服,強勢只能把他推向對立面,或者使孩子變得自卑,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16、適當幫助,不事事代替
孩子遇到困難,很多家長為了節省時間,直接上手替他解決,這樣只能增加他的依賴心理和降低自信。可以適當幫助,但不是事事代替。
17、做平靜家長
大部分家長都為了孩子的成績和各種事而焦慮,但不要把這種焦慮傳遞給他,要保持平靜,否則孩子在焦慮中自信喪失。
18、腳踏實地
培養孩子做每一件事都腳踏實地,沒有
捷徑可走,只有這樣才能享受努力過后成功的喜悅,增添自信。
19、關注情緒
心理學家Apter曾經在書中講過,具有很強自尊心的孩子,明白壞情緒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們會把自己的情緒告訴他人,而缺乏自信的孩子會把情緒放在心里。
Tips:有情緒在所難免,父母要關注,發現情緒及時疏導排解,讓孩子更快樂自信。
20、放低期望
期望不要太高,要適合他的年齡,否則面對過高的目標要求,孩子自信心受打擊是必然。
21、分享成功的喜悅
當學會了一項新技能,或者取得某項成就,即便再微不足道,也要分享這種成功的喜悅,讓孩子在成就感提升自信。
碎碎念:
心理學家卡爾•匹克哈特曾經說過,沒有自信的孩子由于擔心失敗,在意別人的態度,不敢做有挑戰的事,不敢嘗試,這些影響將來的生活,阻礙他們成功。培養孩子自信是成長中父母給予的最珍貴的禮物,日常生活中父母注意細節和方式,培養自信讓孩子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