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老師:不想國中國文拖后腿,國小國文要按照「3個階段」穩步走
2022/05/17

一位教齡30年的國文老師就指出: 國文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最難的科目,甚至于成為了不少孩子的拉分科目。

不僅國文難,國文學不好還會連累其他科目呢!實際上,國文才是各科目的大基礎,國文學不好的孩子 讀不懂課本,不理解題目,抓不住重點,找不到邏輯,就連回答問題都經常詞不達意。

所以,在國小階段,家長一定要重視國文,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將國文的基礎打牢打穩固,為未來的學習做好準備。

想讓國中國文不拖后腿,國小國文可以按照3步規劃。

一二年級,抓拼音和朗讀

拼音不好很吃虧!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拼音是重點,也是難點。國文考試基礎題目中,經常會出現看拼音寫漢字,查找錯誤讀音等和拼音相關的題目,拼音不牢固的孩子就會白白丟分。

有不少孩子 到了五六年級,拼音還是一塌糊涂,導致字詞句這些基礎都學得半半拉拉,模棱兩可。

所以對于一二年級的娃,家長務必要重視拼音的學習。元音,輔音,整體認讀音節等等都要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次,就是朗讀習慣,朗讀可以提高孩子字詞句的認知和記憶,加快背誦速度,經常大聲朗讀的孩子,閱讀速度、理解能力、語感都很好。

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家長要鼓勵孩子多朗讀, 大聲朗讀,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

三四年級,抓寫作和閱讀

一二年級的寫作主要是看圖說話,孩子只要將」時間、人物、地點、事件「四要素寫明白就可以了。但是進入三年級后,孩子要開始接觸命題作文,不少孩子就抓瞎了,不知道從何入手, 作文寫得一塌糊涂。

與此同時,課文長度難度提升, 孩子的閱讀理解難度增加,不少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對于長篇課文的閱讀感到吃力,理解不透,做閱讀理解題目時狂丟分。

這也是為什麼國文容易在三年級出現「滑坡」的兩個重要原因。

三、四年級是孩子整個閱讀寫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這個時期家長要開始重視

1、大量閱讀:讓孩子大量地閱讀,比如名家作品,詩文散文,歷史地理等多個學科的書籍,從不同角度啟發孩子的理解力,提升閱讀力。

2、背誦積累古詩名句:不要單純地讓孩子背誦積累優秀作文中的「好詞好句」,而是要有針對性地去閱讀古詩文和名作中的金句。

3、勤寫日記:寫出好作文 一靠閱讀積累,二靠動筆積累,多寫孩子才能更快地打開思路,快速建立自己的思維結構。所以這段時期,一定要讓孩子將筆動起來!

五六年級,抓綜合能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從學習上,還是認知思維上,都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家長要有意識地提高孩子的這些能力。

1、閱讀能力

家長要繼續關注閱讀的提升,除了讓孩子海量閱讀之外,還要關注提高孩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孩子養成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同時,可以適當地刷一些閱讀理解題,幫助鞏固提高。

2、作文能力的提升

隨著孩子認知思維的發展,這個階段的作文,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輸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要開始學會審視自己的文章,讓作文努力做到主題鮮明、立意新穎、重點突出、語言生動。

3、大量背誦古詩文

新教改后,國文課本中的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考試中也出現了大量的古文基礎題,古文閱讀理解題。

國小階段進入五年級后,古詩文的比例增加很明顯,六年級國文課本中,甚至會將古詩文單獨列為一個單元來學習。

而中學的古詩文學習難度更上了一層樓,大量過千字的長篇古文需要孩子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之外,在中考大學聯考中,還會出現大篇幅的古文閱讀理解。很多孩子望而卻步,甚至直接選擇放棄了古詩文學習,國文迅速成了拖后腿的科目。

古文學習在國小階段必須先行一步,穩扎穩打多背誦,多閱讀,多理解,做好前期積累,進入中學后,國文不但能快速變成優勢科目,還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鞏固理科的學習,比別人更有優勢。

很多家長都認為國文是最簡單的科目,所以在國小階段,都把精力放在了數學和英語上。

隨著新教改的公布,我們發現,國文科目的比重在大幅增加,已經成為科目中的NO.1。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重視起孩子的國文學習,穩打穩扎地幫助孩子走好國小國文的每一步,國中后孩子才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上,讓成績有持續向上走的能力。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