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在小區公園玩的時候,遇到寧寧外婆坐在長椅上發呆。走過去才發現,老人雙眼通紅,似乎剛剛哭過。
后來寧寧媽無奈地告訴我,寧寧外婆鬧著要回老家,說什麼也不帶孩子了。
寧寧是外婆帶大的,外婆特別疼愛孩子,寧寧也離不開外婆,怎麼就突然要走呢?
婆婆告訴我,其實寧寧外婆早就不想幫帶娃了,這些年幫忙帶娃,老人已經傷透了心。
幫女兒帶娃,根本不存在類似婆媳矛盾的問題,家里基本都是老人說得算,怎麼還能寒心了呢?
這些年,外婆變成了帶娃主力軍,外婆帶娃一是可以避免婆媳矛盾以及家庭矛盾,二是外婆比較心疼女兒,希望讓女兒更輕松一些。
然而,外婆帶娃,真的就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嗎?
實際上,不止寧寧外婆后悔幫女兒帶娃,越來越多的外婆也開始抗拒幫女兒帶娃,說起原因,很多老人的回答竟然是「寒了心」、
1、認為是自己媽就口不擇言
寧寧外婆這次堅持要走,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兒和自己說話太不客氣了,老人覺得有時候女兒根本就不把自己當回事兒。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媽媽不愿意讓婆婆帶娃,主要是因為萬一有一句話說不對,很可能就把對方得罪了,而和自己的親媽相處就輕松很多,隨便說什麼,自己的媽媽也不會計較。
于是,很多年輕人和媽媽說話就毫不忌諱,口不擇言,嘴上一點兒把門的沒有。
像寧寧媽,累了不高興了就耍小脾氣;對老媽的教育方式不滿意張口就批評;有時候說話硬邦邦的一點兒也不好聽。
特別是有時候還當著女婿的面,讓老人特別沒有面子,感到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時間長了,親媽也受不了了!
2、認為是自己媽,就啥活不干婆婆來了,就干活;親媽來了,就當甩手掌柜。這是很多年輕媽媽的真實現狀。
雖然說媽疼女兒,為了讓女兒休息好,將帶娃家務全都包攬了,但是當女兒也不能心大到真的什麼都不管了。
我們小區的琴琴外婆,才幫女兒帶了半年娃,頭髮白了一大半,氣色也變差了很多。
全職媽媽們都知道帶娃做家務有多累,那麼一個老人做這些就不累了嗎?
寧寧外婆為了讓女兒休息好,寧寧從出生就一直是她帶著睡,喂夜奶換尿布,特別辛苦,不僅如此,還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前幾天寧寧外婆累的腰疼,早上起晚了沒有及時準備早飯,寧寧媽就開始不斷埋怨,根本沒有問媽媽身體咋樣了,這讓外婆特別心寒。
寧寧外婆為此委屈的直掉眼淚,難道自己活該就是別人的免費保姆嗎?
為了避免婆媳矛盾,年輕人希望親媽帶娃,覺得說話輕一句,淺一句的,親媽也不會計較。而外婆愿意來幫帶娃,也是心疼女兒,不希望女兒操心,不希望女兒心煩。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關系親近,就放任自我,對母親口不擇言,什麼都不管了。即使是自己的母親,也要用心經營母女關系,
老人心情舒暢,年輕人的負擔也少了。
1、做高情商的子女
不管是婆婆還是親媽,年輕人都需要高情商地經營家人之間的關系。
年輕人該表示感謝的時候一定不要吝嗇。給媽媽買份禮物,帶媽媽出門逛逛商場和公園。
多和媽媽說幾句好聽的,不要因為是親媽,就冷冰冰地敷衍。
如果條件允許,能雇保姆就雇保姆,不要讓老人過于勞累。
2、讓老人有機會喘口氣
不要因為是親媽,就做甩手掌柜,回家什麼都不做。
周末假期的時候,讓老人歇歇,自己動手做做飯,陪陪孩子,讓老人有機會喘口氣,休息一下。
3、千萬不要當著丈夫的面抱怨母親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有一條重要的原則不能打破,就是不要當著伴侶的面抱怨母親這不好,那不好。
自己的親媽,自己不會嫌棄,但是在伴侶眼中,他會認為你的父母毛病一大堆,時間長了就有可能輕視你的父母,尊重之心變輕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不管是奶奶還是外婆,能幫我們帶娃,我們都應懷有感激之心,而不是理所當然。再親的人,關系也需要經營,切不可因為是親媽,就毫不在意,最后寒了老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