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就越嫌你煩?教育學家給出2個理由,令人慚愧
2022/07/13

不知道有沒有一些父母發現這樣一種現象:

隨著孩子年齡越大,他們似乎就距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還覺得我們越來越煩。

前段時間和表姐聊天,她說上國中的外甥現在脾氣很大,自己一說話就被嫌棄啰嗦,再多說幾句,孩子就炸鍋,除了吃飯,每天就把自個關在屋子里,也不跟父母交流,父母干著急也沒有任何辦法。

很多家長可能都或多或少面臨過這樣的困擾,甚至一些家長表示很疑惑:為什麼之前親子關系好到無話不談的父子、母女,突然之間形同陌路了呢?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教育學家尹建莉在一次采訪中,給了我們所有父母最真實的答案。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就越嫌你煩?教育學家給出2個理由,令人慚愧

尹建莉曾說:成人在育兒時,之所以經常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的行為,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

如果我們還不能感同身受這兩個原因的話,不妨接下來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①不信任孩子

在網上有一位網友寫了一封「投訴信」,揭開了很多孩子的心靈傷疤。

她在控訴中提到:小時候媽媽每次給她洗澡,對于她而言都是夢魘一樣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因為媽媽怕她感冒,每次都會用很燙的水給她洗澡,而且就算她每次都會告訴媽媽水很燙,但是媽媽總會反駁說:我試過,不燙,一會兒就涼了。

也正因為如此,她慢慢就覺得說了也是白說,從此乖乖地閉上了嘴。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孩子今天做功課非常累,告訴媽媽說:「今天腰很疼啊」,但就是這樣的一句話,也常常會父母無情地反駁說:「小孩子哪有腰,還腰疼」。

比如你明明告訴父母自己已經吃得很飽了,但是他們仍然生氣地想要讓你多吃一點,再多吃一點。

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同樣,是不是有一些心酸和難過?

當然,在所有家長的眼里,這都是一種疼愛孩子的行為,但是我們似乎沒有想過,這樣的反饋,恰恰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正如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說的那樣:

童年時期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就會給孩子造成潛在的心靈創傷。

所以,當孩子表達出來的感受,被父母無情的忽略,并且否定,甚至從來沒有在父母那里獲得過信任的時候,他們內心的反抗色彩,會逐漸強烈。

當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慢慢不需要從父母那里獲得自我認可的時候,這種「反抗」就會慢慢爆發,把之前我們對他們的方式,一個不剩的還給我們。

②太相信自己

網友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和父母之間,越來越沒話說呢?

有一個人這樣回復道:認為自己永遠對的人,誰會有想法跟她溝通?

比如帶孩子去逛街,從來不會選擇孩子覺得好看的衣服,而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的個人喜好,也就是孩子的喜好。

比如孩子成績沒考好,就一定認為孩子在學校貪玩,沒好好用功,輕則沒收手機,重則批評打罵。

至于孩子的解釋,

聽在父母眼里,就是為自己倒退的成績強詞奪理。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經歷幾次,孩子就不愿意再去跟自己的父母爭辯什麼了,甚至每次只要父母說話,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而且,這還只是父母自我認識,貶低孩子認識的冰山一角。

之前認識一個小朋友,他在二年級的時候交了一個新朋友。

結果回到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爸爸,結果他的爸爸大聲地呵斥他:他成績那麼差,你跟他在一起玩有什麼出息,以后要跟學習好的在一塊玩,記住沒?

當父母把這種事情多來幾遍,孩子自然就再也不愿意跟你分享這些事情的喜悅了。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這不就是為孩子好嗎?

當然,這些話是正確的,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聽進去了嗎?并沒有。

當父母的「正確」,是建立在貶低孩子的審美、擇友觀的基礎上,那麼這種所謂的「對」,其實錯的相當離譜。

它會慢慢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重,親子溝通的良好橋梁,也在被無形地打破。

關注孩子的情緒,為親子溝通搭建橋梁

當了父母之后,我們會發現親子溝通是最難平衡的杠桿。

有時候不少父母甚至會陷入兩難的境地,說多了,怕孩子煩,不說吧,又怕孩子錯,而且更害怕的是,孩子有一天跟我們無話可談。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

心理學上有一種研究結論,里面提出:

孩子的上下腦發育不同,下層腦是情緒腦,發育成熟,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最先啟動的一定是下層腦。

所以這就告訴我們,當孩子在跟我們交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看到孩子的情緒,才能引導孩子調動上層腦,也就是所謂的「理性腦」,從而才能在行為上有所改善。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有次考試沒考好,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其一,應該看見孩子的情緒:你這次沒考好,是不是也挺難過的,不用自責,爸爸媽媽沒有怪你。

其二,和孩子共情:我小時候沒考好,也會擔心爸爸媽媽會失望,也會自責內疚。

其三,認可孩子、共同期待:這次你其實已經很努力了,想必題目肯定比較難,媽媽覺得下一次你一定會考出你真實的水平。

其四,否定孩子的不良行為,一起行動:當然媽媽這段時間工作忙,也沒太關注你的學習和生活,這一點媽媽也要改正,你是不是最近也愛玩手機了呢?咱們一起把這些壞毛病扔掉,你說好不好?

當我們用這樣的方法,看見孩子的情緒,并且和他們產生共鳴,那麼親子關系當中的溝通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關于親子關系,媽媽有話說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

很多父母窮盡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門外徘徊,他們難以找到開啟心門的鑰匙,卻在怪孩子難以溝通。

是啊,作為父母的我們,特別希望能獲得孩子的接納,也希望他們愿意靠近我們,敞開心扉,但是我們有時候,卻在用一些行為,把他們越推越遠,甚至變成了陌生人。

所以在這里,也想跟各位家長共勉,我們的感受并不是孩子的感受,我們的經驗,也不能決定孩子的生活。

只有我們彎下腰,去體會孩子的情緒,并且真正走近他的時候,才能聽見他心底的聲音,才能讓他們跟小時候一樣,坐在我們的身旁,跟我們好好聊一聊。

最后也想問問大家,你有沒有遇到這些親子問題呢?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