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專家:摧毀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反復對他說「你要加油」
2022/07/14

鼓勵孩子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一直對他說「加油」。

過高的期待,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讓他止步不前。

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博士說:

「你的鼓勵可以劃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你所說的話,另一部分是孩子聽到這些話以后對自己所說的話,也就是他會怎樣評價自己。」

很多時候,用「加油」來鼓勵孩子,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沉重的傷害。

綜藝《超級演說家》中,一位高中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班上一男生在大學聯考當天,突然崩潰要放棄。

老師們急匆匆跑到他家去勸說,輪番在房間外給他打氣:「加油,沒事的,出來考試吧,你一定能行的……」

正當老師焦急地想砸房門時,男孩面無表情開了門,然后突然爆發:「求求你們能不能別喊加油了!」

原來,這個男孩平時對自己的期待特別高,但是班主任給他定了更高的標準,他覺得自己的水平是武大,班主任卻讓他考北大。

而他的父母更是把「加油、加油」掛在嘴邊:

「加油啊,孩子你一定能考好的!」

「加油啊,你是我們全家的希望!」

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給他喊加油,可大家越喊,他就越受不了,越覺得自己離期待的目標越來越遠。

就像《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提到的:

負面情緒得不到理解和共情,就是一種 「負強化」,會讓孩子的消極感更強。

眼看大學聯考一天天逼近,自己離北大卻越來越遠,那種無處可訴說的焦慮、無助、絕望,把男孩的內心逼進了墻角。

所以,在大學聯考來臨時,他終于扛不住,把自己鎖進屋里,決心要棄考。

尤其最后,老師們恨不得把門砸個窟窿的時候,不斷傳來的加油聲,砸門聲,就像一把把錘子,把他的心也砸了個窟窿。

北師大教育學博士、心理健康學家田宏杰在一次演講中談道:

「廢掉一個小孩最快的方式,是你要加油。」

父母和老師覺得,一聲聲加油,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但對孩子來說,他們脫口而出的加油,卻堵死了孩子的退路,「綁架」著孩子不斷前行。

它更像是一種約束和要求,潛台詞就是:不準失敗。

這種對成功結果的過度期待,不是對孩子能力的肯定和鼓勵,而是壓在孩子心里的一塊重石。

這在無形中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孩子成長過程不僅身負重擔,更喪失了真實的自己,最終痛苦不堪。

心理咨詢師周小寬曾表示:

長期被過度期待的孩子,他一方面會「逼迫」自己,一定要達成他人給他報以的「善意期待」;

另一方面,如果他無法實現這種期待,就會引發壓力、內疚、自責,最后深陷負面情緒之中無法解脫。

以期待之名,不斷地對孩子提高要求,是父母對孩子最殘忍的「綁架」。

有一個9歲女孩小藝,就因為父母的高期待,而患上了兒童情緒障礙癥,這屬于抑郁癥的一種。

據了解,小藝的父母從小就對她給予厚望,經常對她說:

「你要出人頭地,為家庭爭光。」

重壓之下,小藝變得自尊心很強,喜歡爭強好勝。

她說:

「我只有取得好的成績,才能報答父母對我的關注和愛。」

明明還是個孩子,卻要背負起全家的期望。

日復一日的高壓之下,小藝終不堪重負,患上抑郁癥。

還有一個12歲女孩,因為無法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無法承受父母過多的期待,選擇在開學前離開了人間。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過是一份理解和看見,不過是一個可以喘口氣的出口。

但家長過度的期待,卻堵死了孩子的退路,「綁架」著孩子不斷攀登一座永遠不能達到的山頂。

長期被高期待、高要求、高重負,孩子自然總有一天承受不住,倒在父母的「厚望」下。

其實,鼓勵就像把雙刃劍。

恰到好處的鼓勵,能讓孩子感到溫暖和支持,盲目而過度的鼓勵,則給孩子增加了枷鎖和包袱。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呢?

1. 永遠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孩子最不喜歡父母的行為中,「總是夸別人家孩子」穩居第一。

「你同桌回回第一,你也要加把勁呀!」

「別人都可以,你一定行的,加油。」

「你小林姐鋼琴都八級了,你也要爭口氣呀!」

比較式鼓勵,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也只有對比下的自卑感和挫敗感。

看過一位媽媽的自述,為了鼓舞孩子,而又不讓孩子自滿,她一直采用比較式鼓勵。

結果,孩子不僅沒有努力上進,反而自甘墮落,沉迷游戲。

她恨鐵不成鋼,把孩子從網咖揪出來,孩子卻吼道:「反正我處處不如別人,你還管我干什麼!」

其實,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對孩子而言,本身就是一種過度期待,是一種負擔。

很多時候,拿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家長的初衷肯定是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但事實卻是,橫著看(跟別人比),家長永遠都不會滿意。

只有豎著看(跟自己比),家長才能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引領孩子不斷成長。

2. 少一點「加油」,多一點「交流」

前兩天,我兒子突然鬧著不愿學腳踏車了,我知道他怕摔跤,就鼓勵他:「加油,多練練就學會了。」

可孩子依舊哭喪著臉,表示不會再碰腳踏車了,我意識到自己的鼓勵并不起作用,開始回憶書本上教的。

先描述孩子感受:昨天你學腳踏車摔了好幾次,手腕,膝蓋這里是不是還好痛?

然后表示理解:你那麼認真學,可是練了一下午都沒練好平衡感,騎腳踏車對于6歲的孩子來說,確實挺難的。

最后共情:不著急,慢慢來,媽媽小時候還摔哭鼻子了呢,學了半個月才學會。

兒子得到了安慰,反而主動提出要繼續學:哈哈,我肯定不要那麼久,最多三天就會了。

而這就是心理學的「同頻共振」,兩個人在同一個頻率上,你說的話孩子才能聽進去。

鼓勵孩子,父母首先得和孩子多交流,學會共情和理解孩子,鼓勵的話才能起作用。

3. 對結果的鼓勵,不如對過程的肯定

其實,鼓勵孩子,不僅要看到孩子的行為,還要關注到孩子的感受。

認識到孩子能力的局限時,鼓勵孩子「適可而止」,比推著孩子前進更重要;

意識到孩子受挫時,看見孩子的進步比追求成績更重要;

孩子害怕失敗而不愿嘗試時,肯定孩子的學習態度比關注結果更重要。

有父母為孩子托底,孩子才能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九九八十一難。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所有孩子天生都具有追求卓越的內在動機。

比起一味地給孩子吶喊加油,我們更需要默默做好孩子的加油站。

站在孩子的角度,給孩子多一點的理解,支持和關愛。

父母一句走心的關懷,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就像田宏杰在教授演講中所說的:

「孩子做不到時,看到他的難,幫他做到;

孩子做不好時,看到矛盾中的變化契機;

生活中,通過故事讓孩子看到挫折的力量。」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