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正在流行,很多父母毫無察覺,還夸贊孩子優秀有出息!
2022/10/06

沙拉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中寫道:

我們的父母是最具有犧牲精神、愛孩子愛得最無私、最赴湯蹈火的父母。

確實, 父母一輩子都在做著兒女的托底人。

以漸老之身、垂老之手,托起兒女的夢想與人生。

他們啥時候都想著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只為讓孩子們能過得輕松一點,自由一點,哪怕是比自己這一輩過得好一點,他們都會覺得這份付出很值。

而這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會很容易養出一批啃老族。

如果說啃老還分段位,那些靠父母接濟度日,或者靠父母買車買房還出生活費的是青銅,那現在正在流行的「新型啃老」就是王者。

并且很多父母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正在啃老,不但毫無察覺,反倒夸贊孩子優秀有出息。

只因「新型啃老」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往往裹挾著上進的名義,在悄無聲息中,侵蝕著父母的心,讓父母們心甘情愿的為之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和人脈。

當然,現在的大環境確實帶給年輕人很大的壓力,很多孩子如果光靠自己的能力真的很難在大城市買車買房、成家立業,因此,父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孩子渡過人生難關,也無可厚非。

但老話說得好:凡事講求點到為止。

我們也不能總心安理得地做著「伸手黨」,想著壓榨完父母最后一點心血,我們也要為父母的養老考慮,這也是為人子女應有的自覺。

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要有所察覺,及時發現以下三種「新型啃老」問題。

以「考試謀前途」的名義,逃避工作

現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考研熱」、「考編熱」、「考公熱」。

我們常常能聽到有人調侃:不考研的同學不是好同學、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可以想見,每年千軍萬馬上考場,只為爭奪那本就為數不多的名額,其競爭的激烈程度。

但為了能夠謀求更好的前途,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鄰居家兒子大學畢業已經幾年,為了考研考入自己心儀的學校,提出脫產在家考試。

父母為了支持兒子追求自己的夢想,當然,更希望其在研究生學歷的加持下更優秀、更有出息。

因此,老兩口滿口答應。

不僅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還包攬了孩子報訓班、購買學習資料,以及日常開銷的一切費用,只為讓他能夠毫無后顧之憂的進行備考。

本以為孩子能夠順利上岸,找到更好的發展之路。

但沒想到,現孩子一戰二戰均以失敗告終,本以為今年可以順利上岸,然而再次的失敗還是給了鄰居家重重一擊。

雖然孩子準備明年再戰,但說實話,幾年下來,孩子既沒工作,也遠離了朋友圈,畢竟別的同齡人,工作的工作,結婚的結婚,有的甚至都有孩子了,他和朋友們也沒了共同語言。

加之,孩子年齡慢慢大了,也得考慮結婚娶媳婦的問題了。

因此,鄰居老兩口內心其實是很焦灼的,想著先勸孩子出去工作,工作之余再來備考,也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但孩子一聽,直接拒絕了爸媽的提議,堅決繼續脫產備考。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脫產在家考編、考公,一考就是好幾年,卻沒能順利上岸,而想去找工作,又失了優勢。

加之,和自己同時畢業的一些同學朋友可能已經小有一番成就,而自己卻只能像職場新人一樣,拿著微薄的收入,于面子上也不甚光彩。

因此,就選擇繼續在家耗著。

這種看似以考試謀前途,實則,就是啃老。

考研、考編、考公,無論哪一樣,孩子想考,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是支持的。

只是孩子心里也應該有個規劃,有再一再二,再三的時候一定要多考慮一番,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也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以工作「拿高薪」的名義,頻繁跳槽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能夠越走越順,越走越好。

當我們在一個不能滿足自己職業發展需求的平台上工作久了,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同時,獲取更高的薪酬,跳槽就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

其實,有很多人之所以跳槽,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對現有工作的沒工資不滿意,所以選擇跳槽。

父母聽說孩子可以找到更好的公司,拿到更高的工資,就算孩子長期空窗在家找工作,靠爹媽養,也是會支持的。

但這其中不乏一些眼高手低的人,在一個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就覺得這個報酬太低了,不能匹配自己的能力,從而再度選擇跳槽。

開始幾次,可能真的能找到比前一份工作工資更高的公司,但總是跳來跳去,HR也不是好糊弄的,從而導致找到的工作越來越不滿意。

有的人剛做幾天,就感覺又累工資又低,從而選擇辭職再找,有的直接演變成找到一份好工作都難,最后淪落到靠父母養的境地。

孩子尋求好發展,獲取高薪酬確實值得父母稱贊,但父母也要警惕孩子這樣頻繁跳槽對其職業生涯的影響,甚至讓其斷送。

以創業「干大事」的名義,讓父母出錢

創業成功,確實能算干出一番大事,甚至因此走上人生巔峰。

但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創業。

有的人看別人創業貌似很容易就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于是,自己也躍躍欲試,到處籌集資金,而父母就成了最大的「冤大頭」。

在一些父母看來,孩子有創業干一番事業的志向,作為父母肯定得支持,一旦成功也是孩子有出息。

因此,為了幫助孩子創業,出錢出力都不用說,有的甚至賣車賣房。

孩子第一次創業失敗,告訴父母,因為沒經驗;再次創業失敗,告訴父母,吸取前兩次經驗教訓,下次肯定就成功了。

結果,到了第三次,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后不僅敗光父母的血汗錢,自己很可能背負一身債務。

創業雖然是不錯的選擇,但還是要多方考量自己是否適合創業,父母也要懂得在孩子一次兩次失敗后懂得及時止損,否則追悔莫及。

寫在最后

沙拉說:愛孩子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愛要愛得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

這也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一些想法和決定時,我們的支持要有尺度、有溫度、有限度。

孩子不能一直依靠我們,總有要走出去的一天,我們也終有放手的一刻。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