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長大后成為「媽寶男」「媽寶女」,6歲前要做好這些事
2022/08/05

「媽寶男」「媽寶女」是當下網絡流行詞語,用來形容在媽媽的溺愛中長大,即使成年了還非常依賴媽媽,媽媽說啥就是啥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

為什麼會產生 「媽寶們」

每一個孩子自出娘胎,其實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家長既是他們的引路人,同時又是他們命運的「主宰者」。孩子首先是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相對應的成長模型,父母給予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孩子。

所以作為家長,既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又需要給獨立的成長空間給他們,那些過分管控孩子的家長,并不是因為對孩子「愛太深」,更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的:

A.由于對自己缺乏信心,就過分寵愛孩子。不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所以只要孩子一句話就馬上答應,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統統滿足。

以為這樣就是為孩子好,殊不知道這樣長大的孩子,不但沒有同理心,缺乏共情能力,更無法融入集體和社會。

B.有的家庭本來婚姻就不愉快,甚至夫妻之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但為了孩子還是選擇保留家庭的完整。

作為媽媽,許多女性都會默默無聞地付出,甚至把在丈夫身上缺乏的愛,轉移到孩子身上,來彌補自己心中的情感缺失,從而過分溺愛孩子。

C.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親的陪伴,從小到大沒有得到完整的愛,也會造成孩子過分依賴媽媽,不敢走出外部世界。

所以,如果不想讓孩子長成「媽寶男」或者「媽寶女」,當媽媽的一定要學會放手。

放手吧,讓孩子們「走出去」

家長可以從以下10個日常方面入手:

孩子2歲的時候,建議家長就不要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了;

孩子3歲之后不要再喂飯,讓他們自己完成就餐環節;

4歲左右讓孩子自己學會穿衣服、穿鞋子、洗臉、漱口等簡單的日常事情;

5歲開始停止給孩子洗澡,教會并放手讓他們自己做;

6歲開始讓孩子承擔一些家庭勞動,并逐漸參與到一些家庭決定中去;

不要在孩子面前詆毀父親,因為良好的夫妻是家庭幸福的第一要素;

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或生活上受到的怨氣發在孩子身上;

家長對孩子既需要管教,但又不能過分溺愛;

尊重孩子的選擇,放手讓孩子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

父親要常常陪伴孩子,夫妻雙方共創共建和諧家庭。

適當的愛有時候是保護和養料,但如果多了可能成了孩子成長的毒藥。家長們有時候要懂得「退讓」和「放手」,做一個有智慧真正協助孩子成長的好母親。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正確的愛他們,會讓他們飛得更高!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