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不要盲目早教,以為開發孩子智力,實則害了孩子
2021/12/02

昨天從樓下走,突然瞥見一個一樓的小院兒開啟了國學堂,裡面有咿咿呀呀的學語聲。我非常地感興趣,走進去了解一下。只見幾個小孩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東西,一邊在老師的帶領下誦讀著國學經典。

在老師的鼓勵下,小朋友們將大段大段的文字朗讀下來,然後老師笑眯眯地表揚在大家,便帶著大家去院子裡玩了。一位老師走過來接待了我,她自豪地說,我們這裡的小朋友才五歲就能背誦道德經,七歲的小朋友已經能通篇背誦大量的國學經典了,那唐詩宋詞更是不在話下信口拈來。

我有點兒驚愕。神童在這裡可不是一個兩個,我自己的孩子相比,這裡的神童是批量生產的。我雖然心裡這樣想,但依舊有一些排斥,畢竟現代科學通過對兒童心理的發展規律研究發現,早期對孩子進行早教可以,但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因為孩童時期是一個孩子學習的最佳敏感期。這時候他們學習什麼都非常地快,但也要有輕有重,什麼是孩子早期該學,什麼是可以延後學習,講一定要心裡有數,不是一味地跟風。

一、孩子應該學的內容

1、語言基礎

孩子在三歲前家長一定要打好孩子的語言基礎,因為孩子的語言基礎在六歲之前還沒有形成就很難再彌補了。那些侃侃而談的孩子,多半是屬于語言基礎打得比較好的孩子,而一個三歲以前沒有打下良好語言基礎的孩子,說話就會顯得不流暢、不利索、學不會等表現。

2、秩序的建立

一個孩子的秩序建立一般是在孩子兩歲以前。這時候孩子對空間和物品所在位置的秩序有一定的敏感性,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這一發育特點,就會極好地建立起孩子的空間秩序感,這對于孩子以後學習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多的利好。

二、孩子不該學的內容

1、強迫孩子學習她不感興趣的東西。

孩子在進入「敏感期」後,孩子會有一定的探索意識,家長順應去培養孩子就可以了,千萬別逼著孩子,強行要求他進行大量的知識儲備,這種行為反而會破壞孩子的興趣,導致他產生抵觸心理。所以認字時家長就要謹慎了。

在國外,如果老師發現孩子認字,卻無法將字變成自己的想象,這位老師就會把家長告上法庭,認為這位家長破壞了孩子的想象力。

也許就會中國的家長我們會很委屈,事實上,和早期的認字認拼音包括計算,都會制約孩子的腦發育,讓原本應該天馬行空的孩子變成了單純的學習認知的工具。

2、不適應孩子記憶方式的知識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一定的發展規律。在孩子的五歲前,屬于孩子的記憶期,這時候孩子還沒有形成記憶策略,僅僅是單純的記憶而已。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孩子記住了這個漢字的形狀,但卻不了解這個漢字的意義。

再說得明白些,就是孩子看到了蘋果的外觀,記在了腦中,是並不知道蘋果存在的真正意義,是酸甜可口的,可以填飽肚子。對于這種非常機械的記憶方式,家長只需要做到重複地記和背就能輕鬆完成孩子的知識點的複述。可這樣一個簡單的重複過程,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飽和感,以至于孩子在面對同一個學習要點時,就會產生厭惡感。

這要是好多家長,因為孩子很聰明,孩子一進了學校開始獨立應付學校生活時就讓父母很失望的主要原因。其實,那社會家長很焦慮我們也能理解,但是錯誤地給孩子提前地進行教育,我不講究方式方法,以後我們會更加迷茫。

建議家長不急,根據孩子的發育特點,針對孩子有興趣的方向,循序漸進的引導就可以了,剩餘的就讓我們靜待花開。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