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最「可怕」的媽媽,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有你嗎?
2022/05/15

做一個陽光健康、樂觀向上的媽媽吧,永遠給孩子帶來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希望。

喬治·赫伯特曾說:

「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那「不好」的母親呢?

「和她待一起,讓人窒息,就好像被巨蟒纏住,身體自然恐懼性的排斥。」

我的朋友王敏是這樣說的。

她曾發誓不要成為像她媽那樣的人,結果慢慢的還是變成了,她最討厭的那種人。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母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溫水煮青蛙般的魔咒。

下面三種「可怕」到讓孩子窒息的媽媽里,有你嗎?

第一類媽媽

偏激,控制欲強的媽媽

《小歡喜》中的媽媽宋倩,對女兒喬英子的控制欲,真的讓人感到窒息。

她對孩子的控制欲有多強呢?

在大學聯考誓師大會上,女兒英子在氣球上寫下「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心愿,而媽媽卻覺得「清華北大」才是最大的心愿,逼迫女兒改成了:大學聯考分數700分,清華、北大二選一;

控制孩子的飲食,垃圾食品一律禁止,每天必須喝自己親手做的各種養生的藥膳;

為了更好的監督孩子,把女兒臥室里的圍墻改造成透明玻璃;

面對這樣的控制欲,最后英子只能選擇跳海來擺脫媽媽……

對孩子的影響:

控制欲強的媽媽,愛給的過多,讓孩子沒有了自由和夢想,這樣的吞沒感讓孩子窒息。

各種控制、禁錮、干預,會讓孩子覺得這仿佛不是一個家,而是一個牢房。

性格也變得 懦弱、內向、且社交恐懼,成年后,需要異常艱辛的調教和磨練自己,以擺脫性格上的束縛。

即便三十而立,自己成為父親或者母親;這種來自母親的陰影和內心的自卑,仍然深埋心底。

給媽媽的建議:

媽媽們必須承認的是:孩子的成長是不可掌控的。

首先,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內心,認真對待他,用心去感受孩子,讓孩子自信成長。

其次,溝通才是緩解和調節親子關系的一劑良藥,良好的溝通能讓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和諧,教育也變得更輕松。

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相信他們有能力去處理好每一件事。

最后,媽媽們,放手讓孩子去飛翔吧,都說愛是放手,他們的潛力需要鍛煉,需要空間去獨立思考。

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而不該成為負擔!

第二類媽媽

沉迷網絡世界的媽媽

鄰居凱瑞的媽媽下班回家,除了睡覺休息,大部分的時間是抱著手機,追劇,玩游戲,與人八卦閑聊。

周末也是點份外賣,和手機度過一天,孩子撇在一旁……

凱瑞想讓媽媽陪他和弟弟玩一會兒,得到的回答通常是:

「寶貝乖,自己玩兒去,媽媽在忙。」

長大后,凱瑞也很少和媽媽說話,他對家的印象就是,媽媽對著手機嬉笑怒罵,他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游戲的音樂。

他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做題,很少獲得關注與陪伴。

對孩子的影響:

沉迷網絡和自己的世界,錯過孩子的成長、錯過重要的性格養成時期、錯過孩子的懵懂時期,錯過青春叛逆期。

孩子變得 孤僻、內向,膽小,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與人溝通。

享受不到母親的陪伴,家的溫暖,長大后,不愿意回家,不愿意親近媽媽。

給媽媽的建議:

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避免孩子有樣學樣沉迷網絡。

多出去走走,帶孩子出去旅游、踏青,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明白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是驚喜,錯過了,就是真的錯過。

看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長變化,才是當媽媽的最大的成就感。

第三類媽媽

在孩子面前,羞辱另一半的媽媽

提到「母親」二字,王敏的眼里滿是無奈,甚至有一絲厭惡。

小時候,他們家開了間小賣部,日子不富裕但也能夠生活。

王敏父親的腿有殘障,走路一瘸一拐的。

父親拖著行李車去進貨,艱難行走的身影,是她兒時永遠無法磨滅的記憶。

店里裝了一個電視機,一把躺椅,她爸就在那里度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

身體上的疲勞是其次,精神上的壓力才最可怕。

一旦貨進的不好,銷量不好,她母親就陰著臉,對她爸破口大罵:

「你這個窩囊廢,什麼都做不好,這個東西鬼才會買。」

她母親成天罵她爸爸是「窩囊廢」,渾身充滿負能量,像個「怨婦。

在她的記憶里,無數個早晨,她不是被鬧鐘叫醒,而是被父母的爭吵聲吵醒。

家里的氣氛時常冰冷,甚至死寂,她父母吵完架可以十幾天不說話,讓她飽受折磨。

王敏最怕的是爸媽吵架,這幾乎是她小時候最大的心理陰影。

穆尼爾·納索夫說過:

「母親對于孩子是第一所學校。」

王敏學到了什麼呢?對孩子總是吹毛求疵?還是愛羞辱另一半?

別以為平常抱怨幾句沒什麼問題,日積月累,這些話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傷害。

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在孩子的面前詆毀另一半,或拉著孩子站隊,會讓孩子的心 理產生扭曲和分裂感,對孩子未來的性格、感情、婚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長期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在不知不覺間,沾染上了這種習性。

遭遇不滿就爆粗口,總習慣用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別人。

小小的年紀,心靈就被黑暗腐蝕,輕易被別人貼上 「沒教養」的標簽。

給媽媽的建議:

為人父母,是一門需要進修一輩子的學問。

多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負責,也對自己負責。

不要在孩子面前羞辱另一半,杜絕在孩子面前吵架,給孩子一個有溫度的家。

多給孩子一些笑容,媽媽的笑其實給孩子傳達的是一種愛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在成長路上充滿自信。

給孩子再好的物質生活,都沒有一對相互關愛,相互尊重的父母來得重要。

在《親密關系》這本書里有提到:

7年級的少年接受的養護,能預測他們成年后在愛情和友情中的表現;

父母給予關愛和支持的少年,在數年后對待戀人和朋友更加熱情。

毫無疑問,年輕人把從家中學到的經驗,運用到了以后的人際關系上。

這些孩子也許要用一輩子,去重建自己的認知體系,在混沌的認知中痛苦掙扎,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所受倫理道德觀念扭曲掙扎,在對與錯,接受和反抗中廝殺。

幸運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別做這三種「可怕」的媽媽,家是孩子的避風港,不是高壓鍋。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