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成績好的娃,父母早早就做好了「這2件事」,值得國小生家長借鑒
2022/08/22

國小階段,90%的孩子幾乎都能成為學霸,拿到各學科的高分。這讓一些家長誤以為,自己孩子學習很好,于是就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等孩子真的上了國中一年級,真正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孩子的成績可能差強人意,無法給爸媽一個滿意的交代。

不少孩子的問題,都集中在國中一年級,小升初的家長有時間可以看過來。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表姐家的孩子小茜,在上國小時,是班里的學習委員,成績很好。這讓表姐特別驕傲,逢人就夸獎孩子聰明伶俐,成績棒。

可惜結果,等小茜上了 初一年級成績卻平平。為此,表姐給女兒報了各種輔導班,希望女兒能追上成績,不過還是事與愿違,小茜的成績直線下滑越學越差。

最終,表姐上火了,直言「這樣下去,考不上好高中,高中成績更差,怎麼考上好大學了?」為此,母女倆時常爭吵,女兒放學回家后,就 習慣性把自己鎖在屋子里,跟表姐幾乎零交流。

發生這樣大的事情,表姐求教于我。我幫表姐分析了一下情況,告訴表姐一個道理:那些高中時期成績很優秀的孩子,一般都是在初一做好了2件事情。如果表姐希望孩子上高中成績好,就要在初一階段里把這2件事情落實到位。

★那些高中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在初一大都做好了2件事

1.小升初,先要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小升初后,孩子步入了新的學習環境,跟國小時認識的人、學習的課程、班主任老師,都不一樣了。孩子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有的小孩子暫時適應不了,就需要家長的幫助。不然,孩子在新環境里呆不慣,很容易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父母要及時與初一老師溝通,孩子剛到新的環境容易不適應,家長要聯合班主任與任課老師一起共同促進孩子的進步,避免溝通不暢導致孩子一個人承受壓力。

比如,表姐家的孩子之前在國小時,擔任的是學習委員。但是在國中階段,孩子并沒有這種學習標兵的使命感,孩子一時松懈了,主觀上不愛學習,沒有學習動力。

這就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幫助孩子樹立小目標,爭取早點讓孩子有個上進的動力,盡快適應初一的學習生活。

2.初一是道坎兒,家長要態度溫和,幫孩子打好學習基礎

初一階段就是一道坎,孩子從國小升到國中,學習科目的難度增加了不少。孩子若是國小基礎較差,很容易就跟不上了。父母尤其重視孩子初一階段的學習,數學語文等主科內容,必須跟得上成績才行。

重點還是要幫助孩子培養一種學習習慣,規劃好學習時間,防止孩子上初二后偏科、沒學習興趣等問題的發生。

孩子從國小到國中,各方面都發生了改變。這時候,也是塑造孩子的最佳時期。要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比如,有的父母要求高,甚至一些父母為了孩子有個好成績,寧愿在家陪讀輔導,放棄自己的事業,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容易導致孩子厭學。

我表姐家的孩子屬于國小時成績好,初一階段成績差的孩子。幫表姐分析發現,孩子只是因為學習興趣較低,又很厭惡補課。補課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也讓表姐經濟壓力較大,精神緊張情緒差。

加上表姐說話聲音較高, 母女倆總吵架,這才是導致孩子初一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表姐不改變調整一下,那孩子很可能會在初二后就跟不上課業節奏了,上高中后容易淪為差生。

★小升初的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初一階段

小升初時,娃才上初一的家長,可能把初一當成壓力最小的時期,打算讓娃順其自然地度過了。初一是建立好的學習方法的重要時期,如果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效率不高,無法合理運用所學知識,厭學明顯。那麼,孩子整個國中三年容易塌腰,成績變差。

初一是打地基的關鍵期,家長必須重視起來,讓孩子建立對學習的熱愛,主動學習, 掌握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快樂地度過初一年級。

比如,家長不必給孩子壓力,可以用鼓勵孩子的方式,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可以的,變得更有自信。長此以往,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消失了,不容易恐懼學習。

然后,家長要引導孩子熱愛學習,耐心督促孩子樹立理想,減少成績帶來的心理負擔,盡自己的努力就好。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態度也很關鍵。

吼叫式的陪伴孩子學習,完全沒意義。那樣只會像我表姐一樣,帶給孩子不悅感和壓力。只有改變教育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