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扔玩具,霍思燕教育方式獲高贊:千萬別只跟孩子講道理!
2022/12/08

每當談論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臉色大變,變得愁眉苦臉的。從孩子兩歲開始:越來越不聽話,喜歡頂嘴、把家里搞得一團糟不算,還動不動就撒潑哭鬧,寶媽每天都被氣的暴跳如雷。

前幾天也有不少家長和我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亂發脾氣, 不論換什麼樣的方法,他都不聽,給他講道理講了一百遍了,最后的結果還是那樣。

管孩子向來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尤其是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父母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依然不能無法將孩子這只「神獸」給制服。

如果你曾嘗試過和一個孩子講道理,你應該會明白那是一種多麼 受挫的體驗。

在處理孩子的 負面情緒上,霍思燕的做法就值得點100萬個贊!

記得在《媽媽是超人》的一期節目當中,霍思燕本打算讓嗯哼捐出自己的玩具,想讓嗯哼懂得分享,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但霍思燕似乎低估了嗯哼對玩具的執著,當她提出讓嗯哼把不需要的玩具捐給別的小朋友玩時,

嗯哼馬上就拒絕了,一直說不愿意,還大發脾氣

這時霍思燕并沒有選擇氣急敗壞的指責,反而 帶著情緒激動的嗯哼去喝水,想要借此讓他冷靜一下。

等到嗯哼冷靜下來后,霍思燕便非常耐心的向嗯哼詢問:「你的東西你有權利自己來做決定,但是在愿意的前提下,你是可以將玩具送出去的對嗎?」

嗯哼思考了一下,隨后就對媽媽說道 :「是的媽媽,我可以自己來決定要不要捐。」

聽到嗯哼這麼說,霍思燕就隨即提出:「我先帶你去,我們就去看看,你愿意的話,我們就把玩具給捐了,如果你不愿意的話,我們再帶回來。」

于是嗯哼非常開心的同意了媽媽的要求,還帶著心愛的玩具和媽媽一起出發了。

國際兒童教育學研究結果表明: 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都具有深刻的影響。

孩子在0-6歲階段 學會識別情緒,調節情緒,管理情緒,對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極為正面的影響

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 多給孩子一點耐心,不要急躁。前段時間,孫儷就曾因為她的「育兒觀」再度登上熱搜。

她在微博中寫到: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的時候,他需要的只是你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說……

當孩子做錯事,我們在 處理事情之前,要先處理好情緒

家長需知道這些:

1、 先處理情緒

當孩子做錯事,我們在 處理事情之前,要先處理好情緒

一是家長的情緒, 保持好情緒的平靜克制,才能客觀看待孩子所做的事情;二是孩子的情緒,

平靜下來的孩子,才能認真聽你把話說完

2、 做好雙向溝通

一味要求孩子聽從父母是「命令」,然后再用大道理包裝是「說服」。不管是命令還是說服,都是溝通的單行道。

當親子之間的溝通只有單向時,孩子一開始或許會嘗試 強烈表達不滿或頑強抵抗,假使依然無效,就會私下偷偷來或是不想再與爸媽溝通了。

而父母和孩子 最好的溝通方式是雙向溝通,這就要求父母需要向孩子 說明我們希望他這麼做的原因,再去 傾聽孩子的想法一起討論如何可以達成雙方都同意的雙贏決定

有來有往, 暢行無阻,這就是所謂的雙向溝通。

3、 多花點心思,巧妙地跟孩子講「道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面對孩子那些不好的行為,未必就這樣放縱不管,任其發展?肯定不行,溺愛和放任只會害了孩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給孩子講道理,教育意圖太明顯,孩子只能被動接受。帶著孩子去看見,去感受道理,力量遠比講道理大得多。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