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就抱好」還是「哭了別馬上抱好」?腦科學家告訴答案,建議看看
2022/07/25

寶寶哭鬧的時候,家長需不需要及時地抱寶寶安慰呢?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們分成兩派,一派覺得 必須馬上抱,畢竟這是自己的孩子,哭鬧的情況很是讓人心疼。

而另一派,卻表示寶寶哭鬧的時候 不能夠馬上抱,因為這樣會讓寶寶養成「壞習慣」,變得很容易哭鬧、矯情,對寶寶以后的發展不好。

小洲的寶寶出生之后,小洲對于寶寶是非常疼愛的,寶寶只要是有什麼動靜,小洲總會在第一時間去查看寶寶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這樣,小洲總是被老公說「太嬌慣孩子」,不過小洲卻表示,自己是寶寶的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愛,看到寶寶哭鬧不管,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而小洲的丈夫也拗不過小洲,只能任由小洲「嬌慣」孩子。

小椒是小洲的鄰居,但是小椒對待寶寶的態度就和小洲完全不同。其實,孩子剛出生的那會兒,小椒對待寶寶的態度也是和小洲一樣的,寶寶有任何的異動小椒也會第一時間地進行查看。

但是,在之后小椒的婆婆認為小椒的行為有點「過」了, 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孩子,不能夠孩子一哭鬧就去抱孩子,這樣會把孩子慣壞。

而小椒想想,似乎也是那麼個道理,于是就聽從了婆婆的話,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再也沒有第一時間去安撫了,而總是讓寶寶 哭鬧好長一段時間才會干預,有時候甚至讓寶寶哭鬧到自動停止。

那麼,到底是小洲做得對,還是小椒做得對呢?

腦科學家洪蘭曾經表示,寶寶一哭鬧就馬上抱,有助于寶寶的腦部發育,能夠安撫寶寶的情緒,刺激腦部神經元活化。

簡單地說,就是寶寶一哭就抱,會讓寶寶發育得更好。而寶寶哭鬧,家長置之不理,則會對寶寶的成長造成多種負面影響。

「哭鬧不抱」對寶寶并不好,家長別再做坑娃的事了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哭鬧是一種「矯情」的行為,但其實并非如此,寶寶在嬰兒期的哭鬧,是一種表達行為。

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如果有什麼需求、不適、恐慌等情況,都需要進行表達來獲取家長的幫助,但是寶寶不具備相應的語言、肢體表達能力,只能夠通過哭鬧來表達了。

如果寶寶哭鬧的時候,家長置之不理,很可能會導致多種負面結果:

●導致寶寶缺乏安全感

寶寶哭鬧是一種需求表達,但是家長對于寶寶的哭鬧置之不理,會讓寶寶陷入一種十分孤立無援的狀態,從而嚴重地缺失安全感。

而安全感的喪失,會非常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畢竟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于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不了解的,唯有帶有熟悉氣息的家長,能夠讓寶寶那顆恐慌的心得以安定。

但是,這是唯一的安全感來源,要是對寶寶的哭鬧行為無動于衷,等于讓寶寶陷入了一種完全沒有安全感的成長狀態,而寶寶在這種狀態下必定會無法健康發育。

●影響親子關系的提高

親子關系對于寶寶的成長、日后的家教等,都存在直接的影響關系。如果說寶寶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能夠及時地給予抱抱,那麼孩子與家長之間就很難建立起來較為牢靠的親子關系,至于親子關系的提高就更別提了。

而親子關系不協調的話,那麼寶寶的性格培養、觀念培養、情感培養、能力培養等,都會受到直接的影響。

因為在寶寶的心中,家長同外界的眾多陌生人一樣,都是無法被依靠的存在,所以來自家長的家教行為也不會被孩子所認可,孩子自然無法受到有效的家教。

●有損寶寶的身體健康

另外,我們要知道寶寶哭鬧是有原因的,除了寶寶沒安全感、饑餓、排泄、冷暖等生理問題之外,還會有一些諸如感冒等病理性問題,有時候還會存在一些機械傷問題。

之前看到過一條新聞,一個小寶寶一直哭鬧,寶寶的奶奶卻不為所動,結果媽媽下班回家之后才發現,寶寶的手臂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套上了一個橡皮筋兒,勒得寶寶的小臂已經腫脹了,所幸媽媽及時送醫,才保住了寶寶的小臂,醫生表示再晚一些就可能出大問題了。

所以,對于寶寶的哭鬧問題,如果置之不理,很有可能會引發一些嚴重損害寶寶健康的問題。

面對寶寶哭鬧,真正的科學做法是「及時抱抱」

寶寶哭鬧的時候及時抱抱,對于寶寶的發育是很有好處的。比如小洲的寶寶,經常都能夠被寶媽及時地抱抱安慰,所以一直都是生活在一種安全感十足的環境中,自身的發展也是比較出色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小洲的寶寶不但自身能力提升得很快,并且身體健康,上學之后的學習成績也是很好,最終長成了公認的「好孩子」。

其實,這就是抱抱的威力,就像之前上映的《溫暖的抱抱》,我們從中能夠看到抱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至于小椒的孩子,就有點像《溫暖的抱抱》中主角沒有感受到擁抱之前的樣子了,變得不相信感情,感受不到世界的美好,無法體會到正常的社會氛圍,最終走向了抑郁與偏激。

結語

溫暖的抱抱,其實不僅僅是在寶寶的嬰兒期,在寶寶以后的成長道路上,經常能夠給孩子一個擁抱,孩子必定會成長得更為優秀,不信你試試。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