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壞」的五個階段,到第四個,家長就別抱太大希望了
2022/05/02

俗話說,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天真無邪的,黑白分明不會存在灰色地帶,就算是看到其他人做出違規的行為,第一反應都是反抗的。

因為眼前發生的一切和他們認知當中相違和,這個時候他們都會首選相信自己的曾經接受的教育。但如果消極刺激的頻率增加,孩子會不會動搖就說不定了。

孩子「變壞」的五個階段,到第四個,家長就別抱太大希望了

阿德勒曾經說過,每個孩子「變壞」都是有所征兆的,一般會有五個階段:渴望表揚、博取關注、權利斗爭、復仇、破罐子破摔。

渴望表揚,內心欲望的種子開始生根

寶寶在1歲半的時候,就面臨人生第一次「逆反期」,和青春期逆反截然不同,他們不會做出過于激烈的行為,不會造成過于嚴重的影響,但還是能夠讓家長清晰地覺察到,孩子有反抗意識了。

因為他們可以區分自己和周圍環境,就想要進一步證實自己的成熟,就會想方設法從父母那里得到證實和肯定,畢竟他們的思維方式無法準確地判斷出自己的發展階段。

而通過父母的語言表達就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衡量。如果父母夸獎自己做的好,那麼是不是證明自己長大了呢?下次自己做得更完美的話,說不定父母還會更相信我一些呢!

這個階段其實是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也只有當寶寶出現這樣的思想發展,父母才能更好地衡量出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否步入了正軌。

博取關注,表明孩子已經開始欠缺安全感了

很多孩子根據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會選擇使用暴力和極端行為來吸取家長的關注。比如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把自己犯錯找家長當成一個契機,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己。

甚至是說,在他們的意識當中,原本沒有想法這麼做,但事情發生,想媽媽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重蹈覆轍,就算是媽媽對自己的態度非常強硬,透支了媽媽對自己的好感也沒關系,只要能夠留住媽媽在身邊就好。

如果你發現在你的孩子身上已經出現這樣的奇怪行為,就要在平日里多陪陪孩子,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不需要過分驚詫和氣憤,只要他們內心不缺乏安全感,這種高頻的犯錯行為也會慢慢減少的。

權利斗爭,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愿望

當孩子覺察到不能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家長的身上時,他們就會采取主動出擊的方式。就像是他想要一個玩具,但是媽媽始終拒絕自己,那他就會燃起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或是偷或是搶。

如果只憑借自己的力量無法完成的話,他們就會選擇利用好自己身邊的資源,欺負弱小的同學讓他幫助實現;和更強大的人進行利益交換等等。

在這類孩子的心中,已經對父母和周圍的一起失去了信心和信任,時刻提醒自己要變得強大,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自己努力。這看似很正能量的心理暗示,卻容易誘導孩子走上歧途。

復仇和破罐子破摔階段,家長就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了

如果孩子的仇恨已經積累到自己承受的閾值,或早或晚就會瀕臨崩潰爆發出來,畢竟對于未成年不諳世事的孩子來說,還不具備內化痛苦的能力,是一定要發泄出來的。

所以,一個較明顯的表現就是實施復仇計劃,無論結果如何,都會讓他們走向破罐子破摔。即便是成功了,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會因為失去目標而郁郁寡歡。

如果是失敗了,那麼他們就會從心底里質疑自己的能力,為什麼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現在這種情況無法收場,只能看淡一切來逃避。

今日小結:

你覺得哪個階段是孩子學壞的轉折點?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