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坦言:7歲之前,「逼娃」養成這4個好習慣,上國小會很省心
2022/05/25

父母都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那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需要培養孩子的習慣,因為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些父母采用放養的方式讓孩子自由生活。然而,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這種自由活動模式也會有一些缺點。

比如孩子上學后不能專心聽老師講課,坐不住,甚至有些孩子不能適應集體生活。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家長也會很頭疼。

一位從教近15年的班主任朋友曾坦言:「7歲前一定要狠心逼娃一把!幫他養成4個好習慣!」

1.教孩子不要拖延做事,并立即執行

為了防止孩子未來生活中的「拖延癥」,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在最關鍵的時期,也就是孩子上學之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律精神。良好的自我管理是成功的一半。

就像周杰倫成為音樂天才的能力離不開他母親每次練琴時的監督。

一個人不能隨便成就一件事,而這些成就都是靠強大的自制力和即刻的執行力來實現的。

人偷懶是自然的,但只有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有些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寵愛,導致他們懶惰。

很多孩子甚至需要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督促他們起床。這樣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被懶惰所控制。

2.教孩子獨立自主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丁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卻導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從而缺乏獨立自主。

二十一世紀是‘自主選擇’的世紀。

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ker)指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

在這個世紀里,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

孩子成年后進入社會后,他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職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板、創業還是加入公司等等每一種選擇。

可以說每一天都會面臨選擇。這時的孩子就需要有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

若是一個孩子長大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做決定或做事情,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

3. 培養閱讀習慣

現在的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手機,經常打游戲或者是看電視,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不只是孩子喜歡電子產品,大人也是如此。

試想一下,父母整天拿著手機刷段子,甚至用餐的時候,也會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孩子自然會 效仿家長的做法。

表姐家的孩子很少接觸手機電腦等,因為每天晚上,表姐都會陪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樣用閱讀代替了電子產品。

從小愛閱讀的娃,視野非常寬廣,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很強。因為良好的書籍,能夠讓孩子保持積極 樂觀的心態和聰慧的頭腦。家長應該放下手機,多陪孩子一起讀書。

4.養成專注的習慣

腦科學教授經過研究表明:比聰明更重要的是專注力

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專注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雖然孩子有了自律的習慣,不需要家長整天督促,但做不到專注也無濟于事。

很多孩子雖然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積極上課,從來不遲到不曠課,可坐在課堂上時無法專注的學習,最終也沒有學到任何知識。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 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注意力就像是心靈獲取外界信息的門戶, 這扇門開得越大,孩子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渙散或無法集中,心靈的門戶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和信息都無法進入。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