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則紀錄片,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整個紀錄片,其實描述的場景非常簡單,就是當三四歲的孩子被父母罵完、吼完之后的行為表現。
而令人難以釋懷的是,在十對母子當中,有8個孩子率先開啟「哄媽模式」,高舉著手求抱抱,而其中只有2個媽媽給予了孩子正面反饋,積極的擁抱了孩子。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
有一年,大寶上三年級,二寶還在上幼兒園,有一天下班晚,回家之后發現大寶的作業沒寫完,二寶也沒按時睡覺,工作的不順心、老公的不作為,讓我突然情緒崩潰,對著兩個孩子就是一陣亂吼。
結果,兩個孩子一邊哭,一邊張著小手給我擦眼淚、求抱抱。
當時看到這一幕,心里非常內疚、懊悔,所以當我看到這則紀錄片的時候,才萌生了很多想法和思考。
為什麼那個剛剛被父母吼完的孩子,一點也不記仇,反而卻要伸手要抱抱呢?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如果被別人批評教育,甚至吼罵的話,那麼一定會產生反抗的情緒,但為什麼孩子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埋怨爸爸媽媽,反而是那個第一個妥協的人。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①害怕失去父母
當孩子被父母批評、吼罵的時候,其實他們是不會像成年人那樣,產生多種復雜的情緒的,相反此時的他們大腦一片空白,處于一種恐懼當中。
而這種恐懼的來源有兩個,第一是對于生存依賴的恐懼,第二是對于心理需要的恐懼。
要知道,一旦當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情緒時,他們就會因為這兩個「恐懼因素」,而產生害怕爸爸媽媽不要自己的擔憂,這一點對于6歲以前孩子來說,體現的非常明顯。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生存和心理需要,都來自于自己的父母,孩子憑借著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安全感和生存物料得以健康成長。
所以當孩子感覺到這種安全感在下降,甚至消失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通過一些行為,比如求抱抱來獲取父母的原諒。
這一點就像是心理學上著名的「丘比特娃娃效應」一樣,孩子的某些特征,會幫助他們維持與他人的接觸,從而引發別人的照顧。
②孩子比妳想象的還要愛妳
在絕大多數父母眼里,我們會認為自己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但單單說情緒緩解這件事情,孩子往往能夠給予父母更多。
所以當我們吼罵孩子之后,其實并不是孩子不記仇,而是對于他們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所以,這種愛會讓孩子自動忽略我們的「壞情緒」,從而以一種更加主動的姿態,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也正是因為孩子很愛我們,所以他們才會以一種成年人看來是「妥協的姿態」來面對我們。
所以說,孩子的求抱抱的行為,并不是說他們真的認為自己錯了,而是單純的想要獲取妳的愛,并且給予關心和愛的一種表達方式。
當我們了解到背后原因的時候,是不是會下意識的心疼自己的寶寶呢?
之前在育兒群里和一些寶媽探討吼孩子的問題,其實當大家冷靜下來之后,都會因為自己肆無忌憚的情緒而感到自責。
但是就像一些寶媽說的那樣:情緒崩潰的那一刻,完全無法管住自己。
那麼對于父母來說,該如何正確的去處理這些問題呢?
首先,要學會管住情緒。
有專業人員在經過研究后發現,人在情緒發生后,大腦是一片空白的。
這也就是說,當我們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泄給孩子的時候,我們自己是不知道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的。
而就是我們管不住情緒的那幾秒,讓孩子生活在無盡的恐懼當中。
所以就像奧利森說的那樣:人不應該成為情緒的工具,反而要學會管理情緒。
在我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覺得當我們的怒氣值不斷上升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是控制情緒非常好用的一個方法。
比如我們可以想想母慈子孝的畫面,再比如可以轉身先去做其它事情,等到保持冷靜之后,再跟孩子進行溝通。
其次,把教育孩子的權利還給孩子。
孩子如果犯錯了,要不要批評教育?答案是必須要,否則一味寵愛,就會讓孩子更加無法無天,缺乏秩序感。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如何教育孩子比較好呢?
作家馬克吐溫家里有一條家規,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路。
在馬克家,如果子女犯錯了,那麼就必須受到懲罰,而懲罰的方式,可以由孩子自己提出來。
當然,這條家規只適用于那些有秩序感的孩子,如果孩子缺乏秩序感,那麼我們可以采取和孩子一起討論「懲罰方式」的方法。
這樣做,既避免了孩子給自己制定一些簡單的懲罰方式,也能保證懲罰的教育作用。
最后,不要把教育孩子交給一個人。
在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重任,似乎理所應當的就成為了媽媽的專屬任務。
但顯然,在教育這條路上,憑借媽媽一個人的力量明顯不夠。
而如果爸爸長期當甩手掌柜的話,媽媽內心的怨氣就會越來越多,長此以往,這種缺乏被愛的怨氣,就會轉接在孩子身上。
所以說,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的基礎,就是父母相愛,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并且父母雙方都能夠看得到對方的付出,并且積極去幫助彼此。
那麼只要這樣,一方面孩子在一種有愛的氛圍里長大,自然會溫暖幸福,另一方面,爸爸和媽媽也會因為感受到幸福,而更加多的去付出。
這就相當于是一個良性循環,永遠讓家處于健康運轉的狀態下。
最后也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開心幸福的擁抱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