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著孩子發脾氣,其實就把娃當成了自己情緒的垃圾桶,明明是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累積了太多的委屈和不滿。借著批評孩子的由頭,把壞情緒全都宣泄在了孩子的身上。
一次我在輔導大寶寫作業,他一會讓我喝水,一會又去衛生間,磨磨蹭蹭不想快點寫,我正氣得火冒三丈。這時二寶跑過來非得讓我給講繪本故事,我怒氣沖沖對著二寶一頓吼,還把大寶的作業本撕碎了。兩個孩子都嚇的流眼淚了,二寶哭著伸出雙手委屈的說,媽媽抱抱我。
看到兩個孩子的狀態,感到非常愧疚。自己忙碌一天心情差,不應該拿孩子撒氣我伸出雙手,抱住兩個孩子,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淚。
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吼完孩子之后,娃一邊哭一邊求媽媽抱,老母親的心里很懊悔。
有的時候家長確實很累,正好孩子又過來搗亂,惹麻煩。老母親當然會生氣了。借此機會把孩子一頓訓斥,大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無辜的娃就成了壞情緒的接受者。
孩子明明剛被媽媽吼完,為什麼會分求媽媽抱呢?是因為寶寶都不記仇嗎?
并不是孩子不記仇,被媽媽吼完之后,孩子會哭著伸手求媽媽抱。因為在孩子的內心中,母親是能帶給他們安全感的人。
母親是孩子的全世界,他們有什麼事情都會對媽媽講,無論快樂還是憂傷,孩子每天都會和媽媽說個不停。特別是6歲之前的孩子,對母親充滿了信任和依賴。
當孩子被家長斥責之后,他們的內心非常恐慌,害怕失去親愛的媽媽,才會第一時間要求媽媽抱抱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生分,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因為在幼年時,父母的怒吼將寶寶慢慢
推遠了。一位同事說,自己的內心和母親非常疏遠,因為從小是在媽媽的斥責聲中長大的,即便是長大了,也感覺到心里有陰影,跟媽媽沒有那麼親近。
現在自己也當母親了,在育兒的過程中,她會用理性的方式和寶寶溝通。比如說每次吃零食的數量,每天按時睡覺,孩子很乖巧聽話執行,自己沒有變成只會用暴力壓制小孩的母親。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叛逆,不喜歡和大人溝通。多數原因是因為從小父母經常以暴制暴,所以孩子長大以后和父母的距離疏遠。
俞敏洪說,父母控制情緒,理性和娃交流,孩子才能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從容不迫面對困難,挫折。
一位寶媽說自己家的大寶剛剛4歲,二寶才3個多月。
每天晚上睡覺時,老大就哭著找媽媽。老母親要照顧老二,又要給老大講睡前故事,盡管說了很多孩子能夠明白的道理。大寶還是要賴在媽媽旁邊,不去找奶奶,有幾次她生氣的把大寶吼哭了,看著孩子霹靂啪啦流眼淚,自己又感覺非常后悔。
家長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讓孩子來承擔大人壞情緒的垃圾桶。父母應該做出改變,所謂的吼并不能解決問題。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要因材施教。家長要調理好心態,正確引導孩子。
懲罰的方式,可以由子女自己提出來。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的怒吼只能雪上加霜。表面看起來孩子是順從的,聽話了,但是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自己承擔犯錯的后果。應該懂得錯在哪里了,如何去面對改正。
鄰居王太太說,我自己帶娃其中好多艱辛。我也不想吼啊,可是道理講了好多遍。耐心的一次又一次提醒,甚至拿出半天的時間,針對一件事情跟孩子講都沒有效果。都知道育兒路上應該耐心,
不能打罵孩子,但是怎麼說都不管用了,只有怒吼甚至打一頓,才能夠讓孩子老老實實聽話。養育孩子從來就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家里人應該多搭把手幫忙照顧娃,尤其是寶爸。如果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時間也可以幫忙照顧,很多時候,媽媽的壓力太大,才會導致情緒失控。
尤其是寶爸總感覺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壓力很大,根本不知道帶娃背后的辛苦。媽媽們一個人帶娃吃了好多的苦,流了好多的淚,甚至去衛生間都要抱著孩子。寶爸應該多替寶媽分擔一些,關注孩子的成長,不要把育兒的重擔都壓在寶媽一個人身上。
結語:
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吼式教育可能毀掉一個孩子,不要再讓娃哭著求抱抱了,讓娃用燦爛的笑容來迎接每一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