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90%的父母總是愛講道理,高情商的父母,通常喜歡做這2件事情
2022/07/23

昨天晚飯后,我家隔壁又傳來吵聲,我跟老公對望了一眼,頗為有些無奈。

左鄰右里,大家都熟知底細,我們知道這爭吵聲的源頭,一定是隔壁徐姐和她就讀四年級的兒子。果不其然,晚飯后我下樓遛娃的時候撞見了徐姐,她紅腫著眼睛,一臉委屈地向我吐苦水:「兒大不由娘,這才10歲呢?就不聽話了, 說他兩句就不耐煩地頂撞我。

我好心勸徐姐:「教育孩子還是需要點耐心,別太心急了。」

徐姐感嘆:「好脾氣都被臭小子給磨完了,每次做錯事, 大道理、小道理都苦口婆心給他說了遍,全當耳邊風,有時候氣得恨不得打他兩下出出氣。」

我本想勸勸徐姐不要總是給孩子講道理, 喋喋不休地嘮叨,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但想到「清官難斷家務事」,有些話「忠言逆耳」,為了維持和諧的鄰里關系,還是不說為妙。

事后,我跟老公就「給孩子講道理」的教育問題做了討論與自我反省。

老公頗有感觸地談起了往事:「 我就是最怕講道理的家長,還記得以前在大伯家借住過一段時間,大伯就總愛給我講道理,談古論今,心里就覺得大伯這人 特煩人。你想想,那時候年齡小、認知也有限,對大伯嘴里的道理 哪能想得明白?我只認為, 明明犯錯的事已經可以翻篇了,但大伯揪住不放講道理,所以我總喜歡跟他對著干。」

我認為老公所言是「話糙理不糙」, 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跟孩子講道理,孩子怎能全面理解?這無疑是養育路上犯的大錯。孩子的成長之路,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與修正的過程,家長有其他很多方法去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為何偏要一意孤行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呢?

混跡育兒圈的這些年,我曾見過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場面,往往是耗時良久的。 大人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垂頭喪氣地聽著,到最后家長說得口干舌燥,但是孩子聽進去了多少卻是未知。還有一部分,家長說得起勁的時候,孩子同樣不甘示弱,「親子大戰」

那是一觸即發。

說真的,講道理這種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翻舊賬的教育方式真的只適合低層次的家長, 高層次的父母們教育孩子不靠嘴,而是靠日積月累的行動,雖然耗神,但是效果顯著,值得學習。

跟孩子做朋友,有事沒事聊點心里話

很多爸媽都習慣于在孩子面前「擺架子」,用家長的威嚴來約束孩子,但實際上,這種威嚴總是有耗盡的一天,當某一天孩子羽翼漸滿,或是他們認為爸媽講的道理無法「以理服人」的時候,就會起了「 反抗」心態

要想愿意聽自己所說, 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孩子做朋友。我認識一對夫妻,不管工作多忙,每周日就是固定雷打不動的親子日,關閉手機,帶著孩子外出爬山涉水好不快活。融洽親子關系的建立中,孩子對父母是非常依賴的, 有任何心里話都愿意跟爸媽說。

不可否認,他們家的孩子跟同齡人一樣,都有犯錯的時候,但是爸媽從不會喋喋不休地講道理,而是會用朋友的身份給他提出意見,也非常民主地允許孩子提出反對意見,三個人開著茶話會一起討論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種方式, 不僅是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和諧,也讓孩子從內心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虛心接納和愿意改進。

不讓負情緒發酵,幫助孩子情緒穩定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 都有情緒失控,發脾氣的時候。但是相當大一部分家長,給發脾氣的孩子貼上了「負面標簽」,揪著某一點不放,誓要孩子肯承認錯誤為止。我想說,這不是「火上澆油」的做法嗎?

聰明的家長懂得幫助孩子 轉移情緒,不讓他們的壞情緒發酵,而 不是一遍遍講道理,讓孩子一直在負面情緒的漩渦中拔不出來。

比如我同學就是其中的「高手」,每次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她總會找點新鮮事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要求孩子幫忙做家務,或者掏出個新鮮玩意讓孩子幫忙看看怎麼用,再或者帶著孩子一同出街。

這一波操作,很快將孩子劍拔弩張的高漲情緒給「熄滅了」,等待孩子冷靜下來,她才會用平靜地口吻詢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何事?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當孩子心平氣和的講出了緣由之后,她會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支招,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正是因為她有著高明的手段,才 讓一個容易發脾氣的孩子,慢慢地變得情緒穩定起來。

高爾基曾說: 「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毫不夸張地說為人父母者,本就是一場艱難的修行,我們也難免會犯錯,最重要的是記得及時反省、及時改正。

作為高層次的父母,您都有哪些育兒藝術值得分享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故事!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