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如果家長忽視「5件事」,孩子長大以後很難優秀
2021/12/17

望子成龍是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殷切希望,而成績,往往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衡量標準。

其實,孩子之間的競爭,分數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很多因素,會讓不同的孩子之間產生差距。

1、注意力差

注意力是所有學習行為的前提。只有足夠專注,孩子才能集中精力認知事物,思考問題。

國外專注兒童教育的機構,通過調研得出:孩子長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會造成感覺綜合失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惹事生非,甚至成為打架、翹課、早戀等問題孩子。

注意力不同于智力,遺傳因素對注意力的發展影響較小,它的發展程度基本上依賴于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環境。

只要後期訓練得當,長期堅持,即使前面走了彎路,也能培養出一個專注力棒棒的娃。

想要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力,那在孩子還是嬰幼兒的時候,家長就需要讓孩子盡可能的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當孩子想要看什麼東西的時候,家長也要讓孩子自己盡情的看一下,這樣孩子才會覺得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以後才會慢慢的收心。

2、三分鐘熱度

有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興趣很廣泛,但就是沒一個長久的。說起三分鐘熱度大家一定都感同身受,三分鐘熱度的人你也一定見過。

想要避免三分鐘熱度,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同時需要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有些孩子做事情之所以會半途而廢,是因為他們覺得得不到應有的表揚,所以乾脆就不做了。家長們想要讓孩子改掉三分鐘熱度的習慣,不妨多表揚孩子,例如孩子做事情做到了一半,家長們要及時對孩子給予鼓勵與表揚,讓他們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做事情沒有長性,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提不起興趣。所以,家長們想要讓孩子改掉三分鐘熱度的壞毛病,首先應培養孩子的興趣。多讓孩子學習一些畫畫、拼圖、閱讀等等,並且在過程當中,可以借助遊戲等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逐漸鍛煉孩子做事情的長性。

3、不運動

健康的體魄才是做一切事情的本錢。伊利曾經發佈過一則名為《準備》的短片,裡面一句話令人深刻:「為所有的準備,準備一個好身體。」

運動是每個孩子的本能,當他們對運動表現出嚮往,請家長不要拒絕,給他們時間和空間運動吧。

對孩子來說,所有運動都是遊戲,而大人引導孩子運動最好的方式,就是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遊戲心態,如此,孩子才會對運動充滿熱情,並積極投入其中。

一個孩子,如果能將運動的精神貫穿一生,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將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

4.不自律

自律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和滿足感,不自律的孩子卻大同小異。其實父母在孩子童年時做出一些努力,掌握一些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是最好的捷徑。

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自己下班後就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無聊的刷新著手機,日漸平庸的日子,早已忘卻曾經鬥志滿滿的自己。

這時不斷的提醒著孩子,「你去寫作業」

,「你要努力」,這樣的話大人說的再多都是枉然。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他們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懂得自律、自製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準則,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父母必須先成為什麼樣子。

孩子未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想要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自律必不可少。

自律是孩子迎接開掛人生的最佳姿勢,我們努力掌握一些恰當的教養方法,總會事半功倍的。

5、拖延

不少家長發現,生活和學習的節奏越來越快,但拖延症卻在孩子們中間日趨蔓延。更為嚴重的是,如果父母不管不問,兒時的拖延症甚至會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有責任和擔當,但這些一定不是在父母的監督和催促下發展出來的,而是在父母的信任和欣賞下,逐漸呈現的內在潛力。

換句話說,其實有的時候,孩子的拖延磨蹭,也是我們的過度保護導致。

因為我們怕他遲到、怕他作業做不完,怕他被老師批評,所以不停地催他催他催他。事實上,我們是在幫他規避了應該承擔的後果。

倒不如適當放手,讓他承擔責任與後果,把成長的機會給他。有心理學家說愛孩子是本能,那會愛孩子則是藝術!

教育無小事,孩子放學後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很有可能就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爸爸媽媽們,要多多注意!

孩子的成材之路,就在這些所謂的小事裡。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