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中出現「4種怪行為」,并非故意和你作對,確實是「有苦說不出」
2022/12/17

有人說,父母是唯一不用持證上崗的職業。盡管在成為爸媽之前,我們做了許多準備工作,但當寶寶真正來到身邊,總會有出現手忙腳亂的時候。

新爸媽在實踐中學習如何帶娃,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看到寶寶身上一些「怪」行為,往往難以理解和接受,認為那是一些不好的習慣,以至于急迫地想糾正。

但寶寶一些看似「怪異」的行為,恰恰是 成長發育過程正常的現象。它們的出現多是暫時的,終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慢慢消失

然而如果我們對寶寶某些特定行為進行干預和強行制止,不僅沒效果,還可能會起反作用。比如下面4種行為, 并非寶寶故意和你作對,確實是孩子有苦說不出!

吃飯搶勺子,米飯灑地到處都是

我家二寶大約10個月左右,小手越來越喜歡倒騰,每次我給他喂飯時,他都會搶勺子。無奈,我只能給他準備另一把勺子。

他拿著勺子就得勁巴拉飯菜,結果弄得滿桌滿地都是。不讓他動吧,這娃急得大哭,還以「絕食」來要挾,真是拿他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行為分析: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過程中,喜歡嘗試并運用新學習的技能。加上自我意識萌芽,喜歡自己動手吃飯再正常不過了。這不僅能滿足他好奇和探索的心理,還能鍛煉手、眼、嘴協調能力,我們不應阻止反而要多為寶寶提供練習的機會。

養育建議:

寶寶約8-10個月的時候,會有自主「掌勺」的意愿,爸媽可趁機培養其自主吃飯的習慣。如果錯過時機,寶寶很有可能對此失去興趣,以后說不準就得天天追著喂了。 寶寶吃飯時容易掉得到處都是,建議讓孩子固定在自己的小餐桌上吃飯。穿上圍兜、鋪上餐墊或舊報紙,這樣后面收拾起來就輕松很多。 由于寶寶肢體動作不協調,容易將碗打翻勺子掉地上。所以我們需要給寶寶準備一套兒童專用餐具,環保材料、質地輕便、不會摔壞,寶寶喜歡用著更順手。

寶寶愛涂鴉,家里白墻成了大花臉

我家娃長到1歲8個月左右,在我精心引導下,終于拿起畫筆愛上了涂鴉。起初我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但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我發現自家雪白的墻上,不知何時多了一些張牙舞爪的線條!而孩子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大羅神仙也無法拯救我家那些墻……

行為分析: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兩歲左右進入繪畫敏感期。此階段,孩子會傾向于用線條、圖形和色彩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孩子規則意識沒有發展,動手能力有限,所以呈現的作品通常是一團糟。但若你用心觀察,會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其實非常豐富。

養育建議:

對于寶寶愛涂鴉的行為, 家長本應持鼓勵的態度。至于偶爾畫在不該畫的地方,只需我們日常多做引導即可。 給寶寶準備一些 安全無毒、可水洗的畫筆,這樣即便寶寶畫在不該畫的地方,事后也容易補救,不至于很難清理。 也可以給寶寶布 置一面涂鴉墻,貼上大白紙,或者購買一面涂鴉墻軟白(黑)板,讓寶寶盡情釋放天性,保護墻面,避免家「涂」四壁!

寶寶會尿床,被窩里時常有「小水洼」

兩歲多的寶寶時有尿床還是可以理解,畢竟還小。但有一次,孩子明明在床玩得好好地,結果下一秒表情就不對勁了。順著孩子的眼神往下看:天啊,他竟然站著尿了一片小水洼!

雖有些哭笑不得,但也沒打算責怪他。不料這娃看到水洼竟興奮地 「【啪☆啪】」直踩,甚至還沒等我反應過來,直接在上面打了個滾,差點氣得心臟病發……

行為分析:

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指出:兩歲多的孩子, 處于肛欲期,他們開始對自己的排泄物產生興趣。在他們眼里并不會覺得臟,也沒有羞恥感,反而會理直氣壯地玩弄、談論甚至分享自己的粑粑。

養育建議:

對于寶寶尿床或隨意大小便、對便便感興趣等行為,爸媽要 表示理解與寬容。這對于兩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權當是孩子 成長的表現。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同時也是在釋放一個信號: 如廁訓練當提上日程了。此時,家長該適時對寶寶進行排便規則訓練,幫助他培養在馬桶上排便的習慣。

如廁訓練建立家長給寶寶 準備一個專用的小馬桶。有了它寶寶學會自主如廁、養成衛生好習慣簡直不要太容易!

寶寶愛說狠話,外人面前處處是尷尬

我們一直認為二寶是個性格溫和的孩子,誰能想到他竟也有一反常態的時候。比如,3歲多時有一次寶爸說了他幾句,他就怒氣沖沖朝寶爸喊叫「滾出去!」

還有一次,他要吃零食,被我拒絕,小家伙竟然惡狠狠地說「我要把你吃掉,把你咬碎,壞媽媽!」我一時無語,實在想不明白,這孩子到底抽哪門子的筋,變得這麼野蠻。

行為分析: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使用消極、戲劇性的語言,源于他們對世界的具體理解。2-7歲的孩子處于「前運算階段」, 喜歡用明顯的身體語言(尖叫、哭鬧、扔東西、打人)和夸張、戲劇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真實的情感

養育建議:

孩子說狠話、罵人,不排除模仿的因素,但從成長的角度來說是他們進入了 「詛咒敏感期」。我們不必以普通道德標準和字面意思去理解、評判孩子的行為,

只需淡化即可。 孩子說狠話通常帶著強烈的情緒,粗暴制止和呵斥,只會讓他更情緒化。 唯有接納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表示理解并引導他適當將情緒發泄出來,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有時孩子說狠話并無惡意,只是找不到合適的詞表達,這時可以 幫他重新建構語言。比如孩子說「你滾蛋」時,嘗試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感受:我不喜歡,你說的不對,我很生氣……

寫在最后

寶寶整個成長的過程中,通常我們無法一眼看透的「怪」行為還有很多。但孩子所以迷惑行為的背后,一定隱藏著某些原因。當我們理解孩子,了解他的苦衷以后,相信你就可以破解成長密碼,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