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產生一些讓父母焦慮的「不尋常」行為。
作為父母,只有讀懂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解決問題。
其實不管男孩女孩,到高年級或青春期,或多或少都有些讓人頭疼的問題。比如:
知道學習很重要,卻改不了拖拉磨蹭的毛病,常常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日子;
面對老師父母的提議,要麼頂撞,要麼表面答應,背后堅持自己那套;
或者跟開頭這個男孩一樣,遇到一點事,就一蹶不振放棄自己……
美國著名行為心理學家亞當·普萊斯說:
「孩子到中高年級或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巨大的內在變化。
如果父母還沿用孩子小時候的教養方式,不但親子關系會失衡,孩子還會喪失自驅力。」
他在《男孩的自驅型成長》里也說了造成孩子這些現狀的原因。
看完后很感慨:做父母真是一門學問,如果我們不能跟孩子一起成長,很容易讓前十幾年的辛勞功虧一簣。
不過孩子在變得讓父母憂心焦慮之前,其實都會提前出現一些征兆,這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的求救信號。
父母能夠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就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遇事就一蹶不振
很可能是孩子陷入了焦慮
朋友家孩子有段時間,沒有上進心。
挺聰明的一個男孩,但平時吊兒郎當,對老師的要求、課堂紀律,甚至成績都滿不在乎。
很多人會把孩子這種現象,歸結于孩子懶、放縱,其實這些表面行為下,有著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
朋友后來專門請了心理咨詢師,跟孩子幾次深入交流后發現:
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他內心有深深的恐懼感——一邊是越來越難的語法、代數、物理、化學;
一邊是自己的名次和成績,孩子害怕即便努力,也得不到好結果,索性用滿不在乎的態度來掩飾。
因為當努力了卻看不見明顯的效果時,自己會陷入一種不確定感里。
這會讓他們焦慮、害怕,更會擔心別人笑話,所以不敢嘗試,潛意識里只想逃避。
心理學家卡倫·霍尼曾說:「所有絕望的本質,都是對無法成為自己而絕望。」
他們暴躁、易怒、逃避的背后,其實都是在求救。
想掩蓋焦慮不安的內心,他們恐懼,害怕努力,也害怕對自己失望。
而作為父母,幫孩子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接納孩子努力的過程,并且不苛求結果。
同時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
「你也許暫時用不到代數(化學、數學)知識,但它能教會你邏輯思維,以及怎麼去甄別錯誤。
大腦是可塑的,你學的越多,會覺得越輕松。
我們現在努力,可能不比別人好,但肯定會比過去的自己好。」
不斷幫助他們釋放恐懼和壓力,讓他們放心地去嘗試做更好的自己。
一旦找到了學習的意義,嘗到了努力的甜頭,他們的韌勁就更容易被找回來。
這樣的孩子,面對再大的困難,都不會輕易言敗。
間歇性努力的孩子
可能是大腦發育慢
很多父母還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立志時信心滿滿,特別讓人感動,但堅持的過程卻慘不忍睹,讓父母總忍不住冒火。
這些矛盾的行為,其實并不是孩子喪失了斗志,而是一種求救的信號,這種行為,是他們身心成長不同步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青春期時,孩子的大腦要進行二次發育,但孩子大腦發育的路徑又不統一。
孩子大腦里控制情感的部位,會先發育,并且迎來爆發式發展。
但負責理性思考、抑制行為的部分,又需要慢慢連接才能完成。
這就導致孩子容易沖動,追求新鮮,渴求刺激,但又很難估量自己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堅持一件事。
就像前段時間,一個媽媽說自己被孩子氣得不輕。
原因是,剛放寒假時,她提醒剛上初一的孩子做好作業計劃,該寫的寫,該背的背,孩子滿口答應。
寒假中,她也幾次提醒孩子。
孩子還是滿不在乎地說,自己心里有數,讓媽媽不用管。
甚至到臨開學前幾天,孩子還一直胸有成竹地說:「作業都寫得差不多了。」
可到開學前一天,孩子卻哭喪著臉跟她求助,說作業太多了,他之前估量的不準,希望媽媽給老師求求情,讓老師不要懲罰自己……
孩子虎頭蛇尾,過高地估量了自己,立下志愿卻做不到,或者干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這個時期,都最平常不過。
父母一定要記得:孩子的能力,不是一天長成的;孩子的成績很可能會反復;他們的行為,也會有好有壞。
曾看過一張圖片:在父母的期待里,孩子像坐著火箭一樣,能直達目標;孩子的計劃也差不多,像騎著腳踏車,加速度達成目標。
可實際情況卻是,孩子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會不斷地跌進坑里,又不斷地爬上來,這個過程可能比我們想象、計劃的要艱難很多倍。
但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堅持走完這個過程。
青春期的父母,一定要有一顆大心臟——能容忍孩子的不確定。
并且重視孩子成長的過程,給他們不斷爬起來的機會和耐心,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愛和尊重。
愛跟父母對著干
是孩子想體驗長大的感覺
在父母看來,即便到了青春期,孩子也依然是個孩子。
可身體的成長,會帶給青春期孩子一種我長大了的膨脹感。
他們會頻繁地頂撞老師、父母,這是因為他們想掙脫束縛,急于證明自己長大了,能獨立了。
在他們看來,即便是父母的表揚、鼓勵,也是一種衡量。
《男孩的自驅型成長》里就講述了一個叫科迪的男孩,他說他的整個青春期,是伴隨著羞恥長大的。
他有閱讀障礙,但他很努力地在克服,在追趕別人了,可媽媽非要幫他。
他總是擔心:如果朋友知道我讀書還需要媽媽幫忙,這多丟人。
所以,他一直排斥媽媽,無論媽媽做的好壞,他都不喜歡。
當青春期的孩子明確表示不要時,父母一定要聽懂他的潛台詞:
這是孩子想要爭取更多的權利和自由了。
這時,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把掌控感一點點還給孩子,允許孩子在摸索中成長。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育不能總是牽著孩子的手走,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我們不必事事插手,但可以通過制定規則、定期跟孩子深入談心這些方式,給孩子一些大方向的指導。
孩子慢慢會明白——父母是尊重我的,他們也可以保護我、教育我、指導我。
當孩子體驗到了尊重,他也會把尊重還給父母。
成功養大一個孩子,尤其是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真心不容易。
做父母,也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職業,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只有邊走邊學,才不會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