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兒童擅長的「3種能力」,正是台灣兒童所欠缺的,建議父母們重視
2022/11/26

提到德國,大家腦子里想到的一定是「嚴謹、專注」這些美好的形容詞。更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德國的機械,德國生產的機器質量過硬。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德國一個生產廠家將自己的產品投放入市場中,允許大家隨意「折騰」自己的產品,發現不耐用的地方還會有獎勵。過去了很久,都沒有領到這筆獎勵。

由此可見,德國人對于工作的態度以及德國科技的優越性。可令人吃驚的是,德國只有8300萬的人口。即便如此,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一半的獲得者都來自于德國。除了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人:貝多芬、高斯、歌德都是德國人。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與台灣相比,德國土地面積并不算大;人口也不是那麼多,只是相當于一個省的人口,可為什麼在各個領域都有如此出眾的佼佼者呢?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對待工作認真,對待生活嚴謹?

我的表妹在德國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畢業之后選擇了一位德國人作為自己的伴侶,留在了德國。當我說出心中的疑惑時,表妹為我做出了解答:德國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德國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特別是幼兒教育,這些理念都是國內不能比較的。

德國孩子擅長的3種能力,恰好是台灣孩子欠缺的,父母們都該看看!

1、從小培育孩子獨立思考的才能

德國家長會利用自家的沙子或者石子,描繪出附近的地圖,小一點的孩子能夠在父母的引導下,用樹枝拼出自己眼中的家,并且指出附近的公園、超市。此時的台灣孩子在看動畫片、上超前班,因為父母擔心沙子、石子的衛生問題,上超前班反而能學到知識。

在幼兒園里,德國的老師并不是死板地教給孩子們課本上的知識。

通常是采用游戲的形式,比如:搭積木、棋類游戲、魔方、迷宮等等。這些游戲能夠增強孩子們的羅輯思維能力。德國人認為,通過實物的幫助,孩子更能夠主動增強自己獨自思考的能力。

這些在台灣都是不太常見的,一方面是家長們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不允許幼兒園有威脅孩子安全衛生的物品存在。另一方面,家長們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要學習基礎知識,甚至還有各種興趣班。

2、3年4000小時,德國幼兒園根本都是在大自然中勘探

德國的孩子們上課,從來都不是死板的抱著課本,枯燥的記憶著公式、定理。老師們會帶領著孩子到大自然中,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春天時欣賞萬物復蘇,夏天時聽著溪流淙淙,秋天時看著碩果累累,冬天時感受白雪皚皚。

除了欣賞大自然,平時老師也會領著孩子去了解社會,告訴孩子社會除了美好的事物,也是有壞人的。教給孩子們遇到壞人第一時間要怎麼保護自己,及時的報警求助。也會去消防局,學習一些簡單的消防知識。國內的幼兒園從外表看就能分辨出來:墻壁上可愛的卡通人物、院子里的游戲玩具,都是明顯的標志物。

可是在德國卻不一樣,沒有這些吸引人的標志性物品,也沒有滿地橡膠地墊的保護。孩子們大部分的活動范圍都是在戶外:草坪、沙土等等,孩子們會在戶外「肆無忌憚」的玩耍。

3、從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因為表妹的孩子準備上幼兒園了,所以表妹對家附近的幼兒園都進行了考察。在考察中表妹發現了一個共性:這些幼兒園都沒有課本。上課的時候老師不會死板的灌輸基礎的公式定理,而是通過游戲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德國的老師會發給孩子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卡紙,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卡紙的分類。老師說: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表面上看孩子們是在玩,但越是枯燥的事物越是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德國人對于這一方面很是重視。專注力是一個人學習和做事能否成功的關鍵,對人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