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出生體重與孩子將來智商之間的關系,有很多說法,比如:
出生體重越重,孩子將來越聰明
出生體重6.5斤「最正常」,因此將來最聰明
出生體重越接近7斤,孩子將來智商越高
……
這些說法是不是真的有科學依據呢?
圖源:Unsplash
關于出生體重和智商,確實有相關科學研究,但研究發現的結果與上面這些流傳的說法不太一樣。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出生體重與智商的話題,比如孩子出生體重在哪個范圍,智商相對更高等,作為大家的興趣閱讀。
≤2.5公斤
2.5-3公斤
3-3.5公斤
3.5-4公斤
>4 公斤
美國兒科學會的《兒科》(《Pediatrics》)雜志在2017年發表了一項來自丹麥的研究。
這項研究共納入4696名在1959-1961年期間出生于哥本哈根的嬰兒。研究人員對出生體重等各項出生數據,以及在19歲、28歲、50歲三個年齡段的智商測試結果等,進行研究。
其中,19歲時的智商測試使用了 the Børge Priens Prøve (BPP),28歲時的智商測試用了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50歲時使用了the Intelligenz-Struktur-Test 2000 R(IST2000R)。
研究人員將研究參與者的出生體重歸為5組:
1)≤2.5公斤
2)2.5-3公斤
3)3-3.5公斤
4)3.5-4公斤
5)>4 公斤
結果發現,在三次智力隨訪的年齡節點,出生體重都與智力有顯著關聯。
前四個出生體重分組,隨著出生體重遞增,智商測試得分遞增,但最后一個分組,即>4 公斤,則略有下降,相比3.5-4公斤組要低。
所有分組中,出生體重小于等于2.5公斤的分組,智商測試得分最低。這個分組的智商值相比3.5-4公斤分組的要低超過5個智商值,且這個差距在三個年齡測試時間節點都存在。
另外,研究人員還提到,在控制了各項影響因素,包括社會經濟因素、出生時的孕周,這些智商差別仍然存在,沒有被弱化或消除。
(1文獻截圖)
最后,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出生體重導致的智商差別,會從成年一直持續到中年。
因此,僅從這項研究的發現來看,寶寶的出生體重在3.5-4公斤這個分組的,也許將來智商值更高一些。當然,這僅僅是一項研究發現,而且具體智商值差別也不是非常大,因此我們只是作為一種興趣了解,而不需要過度解讀。
2009年,有一項來自新加坡的研究,納入了近2000名7-9歲的亞裔孩子,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這項研究的結論是:
在各項出生測量指標正常范圍內,身長越長,出生體重越重、或者頭圍越大,與孩子更高的智商得分之間有關聯。
2020年,丹麥也發表了一項關于出生體重和智商的研究。這項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足月出生的孩子,出生時的體重等測量數據,以及孩子在嬰兒時期、幼兒時期的體重變化,與5歲時的智商之間的關系。
這項研究一共納入了1719名兒童,最后的研究結論是:
對于足月出生于資源豐富、醫療條件理想的地方的孩子,出生體重、出生身長和出生頭圍與5歲時的智商呈正相關。
周歲內的體重增加與智商有關,但是1-5歲的體重增加,與智商之間沒有發現顯著關系。而出生后頭五年的身高、頭圍增加越多,發現孩子5歲時的智商值越高。
雖然以上研究都發現出生時的體重等數值,與孩子將來智商有關系。但是,這些都只是單一的研究,且都是相對中小型的觀察性研究,我們只是作為興趣閱讀,不需要過度解讀,更不能直接把自家孩子的出生體重拿來與這些科研發現來比對,然后給孩子貼上標簽。
人群中,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智商的孩子,特別高和特別低的,都是小比例。真正全面了解一個孩子的智力,是十分困難而且復雜的,孩子的智力也受非常多的因素影響。
比如,有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商大約50%由基因決定。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確認到底哪個或哪些具體的基因對孩子的智商起著主要作用。除了基因遺傳外,孩子的智力與營養、家庭環境、育兒方式、教育、學習資源等因素有關。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供大家作為興趣閱讀,對科學研究發現保持一個簡單了解;希望這樣的了解,能讓大家更好地「抵御」網絡流傳的各種偽科學或販賣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