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吼孩子越不聽話,用「這3種方式」和孩子溝通,你會發現孩子很省心
2022/12/01

在沒有孩子之前,提起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人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比如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正面管教,不能打罵孩子。

但是等到真正有了孩子之后,很多家長才發現,一些育兒書中所說的溝通方式對孩子來說并不奏效,最后家長們無奈只能使出「吼」這一招。

但是,這招顯然也是無效的,家長們吼只是自己情緒的一種發泄, 但是對孩子來說,家長吼得越大聲,他們似乎就越不聽,越想反抗。

寧寧媽媽最近萌生出了送 2歲的兒子上托班的念頭,當別人問及原因的時候,她無奈地說:「再不送孩子上托班,我們的親子關系就要破裂了。」

別人可能覺得寧寧媽媽在開玩笑,但她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己再和兒子以這種方式相處下去, 別說親子關系是否會破裂,自己的情緒可能首先崩潰了。

寧寧已經到了所謂的「可怕的2歲」,孩子到了2歲有多可怕呢?2歲的孩子可以說是到了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說什麼孩子都不聽,一不如意孩子就會滿地撒潑打滾,哭得眼淚鼻涕一大把。

這天,寧寧非要爬上沙發把沙發當成游樂場蹦蹦跳跳。寧寧媽媽看到這樣的場景,自然非常著急, 忍不住大聲吼叫,讓孩子立馬停下這種危險動作。

但是小寧寧似乎并不買媽媽的賬,媽媽吼得越大聲,他跳得越歡樂。最后,寧寧一不小心摔了一大跤,寧寧媽媽只能一邊抱著大哭的孩子安慰,一邊唉聲嘆氣。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在育兒的過程中似乎威嚴盡失,說什麼孩子都不聽, 孩子反倒會以和爸爸媽媽作對為樂趣。

越來越多的家長像寧寧媽媽這樣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吼孩子不奏效,孩子越發不聽話。不吼孩子,孩子越發鬧騰,一身「反骨」。

很多家長每天被孩子折磨得「體無完膚」,最后只能發出一聲感慨:「養娃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為什麼家長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如此之難呢?難道除了吼,真的就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和孩子好好說話了嗎?

其實,家長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 普遍多了點情緒,缺了點技巧。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們只要 用對這3種方式,你們會發現,其實自己家的孩子并沒有那麼不聽話,

和孩子溝通起來其實也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困難。

父母學會用這三種方式和孩子溝通,你會發現和孩子溝通很省心

第一種方式:蹲下來和你的孩子溝通

為什麼會將這個方式放在三種方式之首呢?家長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很多專業的 教育機構的老師在和幼兒溝通的時候,都會蹲著

而我們 家長,很多時候卻容易忽略這一點, 喜歡站著和孩子交流。

蹲著和站著和孩子交流有什麼區別呢?大家不妨嘗試下,蹲下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和孩子是平視的,對于孩子來說,就像是他的玩伴一樣,不再是「高高在上」。

除此之外,蹲著和孩子溝通的時候, 我們更能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更能理解孩子的情緒,更加能夠和孩子「共情」。

第二種方式:降低你對孩子的期待值

家長們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之所以會容易情緒失控,是因為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

孩子們的世界其實很簡單,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也沒有成人世界里的各項kpi來考核。

孩子的世界,就是快樂的世界,孩子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基于自己的興趣。

因此,家長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能將孩子視為同事,下屬,要 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之后,家長們就容易理解孩子的一些所作所為。孩子在沙發上蹦蹦跳跳,是因為他們覺得沙發就像是一個有趣的蹦床,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背后的風險,做家長的,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 提醒孩子,保護孩子,而不是吼孩子。

第三種方式:學會「需要」你的孩子

有位母親非常苦惱,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奉獻型」媽媽,對孩子無私付出。

但是她卻發現,孩子長大后非常麻木,和媽媽的關系并不親近,和孩子溝通起來很困難。

每逢節假日,看到別的孩子暖心地表示,這位媽媽非常羨慕。因為他的 孩子從來都不會有這些儀式感,比較冷漠。

為什麼一個付出型的媽媽,卻培養不出一個孝順暖心的孩子呢?這是因為有些父母為還付出了太多,在這過程中他們也

剝奪了孩子去體驗付出,體驗被需要的機會。孩子從小都是在「接受」別人的付出,沒有被父母需要過。

因此,他也不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的孩子會比較自私。

想要和孩子親近,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更好地溝通,家長們就要學會「需要」你的孩子。

結語

想要和孩子有效溝通,家長們要學會的其實是忘記自己家長的身份, 放下自己的身段,像一個朋友一樣和孩子相處。

在這個過程中,是需要孩子的,是能理解孩子的,不會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這樣,就會發現和孩子溝通起來并沒有那麼難。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