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行為是「缺愛」,很多父母卻以為是「情商高」,簡直太可悲!
2022/10/11

前段時間刷到有位寶媽曬娃,稱孩子特別懂事,情商超高。

孩子剛3 周歲,吃飯穿衣從不用人幫忙,還能幫著寶媽拖地、擇菜、搞衛生,而且嘴巴很甜很會說,待人接物有禮貌,就連提要求都會婉轉著表達。

不少網友表示驚到了,紛紛向這位寶媽「取經」,問她是怎麼教育的。

寶媽自豪地回復,其實也沒做什麼,就是要試著冷處理,孩子苦惱的時候讓她自我消化冷靜后就好了,不要去慣和溺愛孩子。

看到這里,我心里不禁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孩子連向父母提要求都不敢直說,這就是所謂的「情商高」嗎?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乖巧懂事,行為舉止落落大方,成為情商高的「小大人」。

但實際上,如果孩子只是被「逼」的不得不懂事,被迫迎合父母,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主表現,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情商高,而是「缺愛」。

不是「情商高」是「缺愛」

記得之前有網友分享過這樣一段經歷,小時候她被送到外婆家,從記事起就很聽話懂事,也不敢哭鬧,總是偷偷打量大人們的情緒。

如果大人不高興了,她就會多干活少說話來刻意討好他們,即便是在自己家吃東西,如果大人不說可以吃,她也絕對不敢去拿。

仔細思考,這不就是一些家長眼中的「情商高」嗎?

小小年紀就會察言觀色,懂得迎合大人的喜好,為了得到父母認可,總是表現的格外懂事,做出一些「情商高」的表現。

可事實卻是,因為從小成長于「缺愛」的環境中,她只能刻意地偽裝自己,壓抑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單純的缺乏愛和安全感,而不是什麼「情商高」的表現。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在6 歲之前,處于「自我中心階段」,他們無論是思考問題還是做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出發的,很難去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直到6歲以后,隨著孩子大腦逐漸發育,開始有了「抽象概念」,才能逐步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想法,慢慢發展出換位思考的共情能力。

因此,一個只有三四歲的孩子,表現得乖巧、懂事、聽話,并不是真的情商高,而是因為缺愛,才需要迎合父母,來換取他們的認可。

長期「缺愛」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人生兩大悲劇中的其中一個,就是沒有得到自己心愛的東西。」

對孩子而言,他們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關愛、認可、支持,那些長期處在「缺愛」環境中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大大咧咧百無禁忌,但卻有一顆非常敏感的心,特別在意他人的評價和贊同,總是希望得到贊美。

于是在與同學、同事、朋友的相處中,不自覺地就會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上,刻意討好,久而久之,養成了「討好型人格」,成為了大家眼中的「老好人」。

追本溯源,這些人之所以有如此表現,正是因為在童年時,沒能從父母那里獲取足夠的愛和支持,缺乏安全感,總是習慣于討好他人,導致長大后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由于長期「缺愛」而受到了傷害。

引導孩子正確發泄情緒,才能養成「高情商」

有些家長可能會疑問,如果不管教孩子,難道任由他們發脾氣,把家里鬧得雞飛狗跳嗎?

答案當然不是,管教孩子并沒有錯,錯誤的是過度打壓,盲目追求所謂的「乖巧懂事」,讓孩子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可以引導他們正確發泄情緒,給孩子一些情緒發泄的自由,盡量做到理解、包容、態度溫和,等孩子將情緒發泄完畢,可以調動理性思維之后,再去和他討論教育問題,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身體發育不完善,認知能力也有限,導致孩子們很難控制好自身的情緒,也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情商高」。

身為家長,切忌對孩子「揠苗助長」,用強硬的方式讓孩子按要求變得「聽話懂事」,只有引導孩子正確發泄情緒,不壓抑自己,才能循序漸進建立同理心,養成「高情商」。

結語:

孩子對家長曲意逢迎,刻意做出一些討好行為,并不是真的情商高,而是「缺愛」的表現。

我們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聽話懂事,對孩子管教過于嚴苛,否則反而會讓孩子受到傷害,與教育初衷背道而馳。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