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孩子是家里的開心果。孩子不僅是連接家庭成員關系之間的紐帶,在日常生活中,就連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家庭成員帶來很大的影響。有時候,孩子無意中的一句話,就可以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李女士是一位90后媽媽,大學畢業后不久,就和相戀多年的男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李女士便生下了自己的女兒樂樂。為了更好的照顧女兒,李女士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安心的做一個全職媽媽。雖說一個人帶孩子挺辛苦的,但看著女兒乖巧可愛的模樣,李女士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因為平日里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會幫助照顧孩子,李女士的小家庭可以說是幸福美滿。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轉眼間,女兒樂樂6歲了。前幾天,恰好是周末,孩子的爸爸也難得不加班,一家三口便準備去看望孩子的爺爺奶奶。兩個老人看到孫女可以說是笑開了花,并準備了一大桌美食。
吃飯的時候,孩子爺爺故意逗孫女說:「天天來我家蹭飯,你好意思嗎?」誰料想,樂樂這個小機靈鬼絲毫不害羞,機智的回了她爺爺一句:
「你兒子還天天在我家吃飯呢,你好意思嗎?」聽到樂樂的回答,全家人哈哈大笑。都說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和人在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而這種溝通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就像遇到樂樂的這種情況,大多數孩子的反應都是會害羞到不知如何回答。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呢?
一、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溝通能力能得到最好的鍛煉。而孩子多數喜歡和同齡人玩耍,因此,家長應該多多鼓勵孩子交朋友。讓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過程中,交流知識、達成合作。
在孩子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朋友,這是因為家長尊重自己的朋友,孩子在與朋友溝通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自信。一個好的朋友不僅可以讓孩子有親切感,而且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二、讓孩子學會傾聽
與人溝通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便是傾聽,良好的傾聽能力可以讓孩子給交往對象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孩子想要對外溝通好,必須學會如何傾聽。
一個沒有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的人,是不會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的。三、讓孩子理解并恰當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為了讓孩子理解并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家長可以組織一些繪畫、表演等家庭活動,讓孩子在玩耍中加深對各種情緒和情感的理解。與此同時,家長還應該多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真實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只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才能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