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10年后「最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往往站著「這5種父母」(看看你是哪一種)
2023/02/16

「優秀的父母不在于學歷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責任意識。

陪伴是責任,養育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縮影。

你給孩子怎樣的家庭教育,孩子便會擁有怎麼樣的未來。

當老師的這些年,接觸過很多家長和孩子。

在觀察了很久后發現,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那些長大后有出息的孩子,他們身后的父母,基本都有這5個特點:

無論多忙,都愿意抽出時間用心陪伴孩子

陪伴,是一個特別老生常談的話題。

幾乎每個父母,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充足的時間,能做到全身心陪伴孩子。

兒童教育心理學提出:父母的陪伴質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有很大影響。

陪伴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時間的多少,而在于這些時間內,孩子是否感受到你對他的在乎和愛。

與其糾結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不如做到深度陪伴,比如:

1、陪孩子,能夠排除干擾,不做其他事;

2、陪孩子時,多聊一聊他的想法,多談一談你的見解;

3、利用休息時間,多參與一些孩子的愛好活動;

4、陪伴要有儀式感,盡量不錯過孩子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愿意好好說話,不用「刀子嘴」去表達愛

「一點都不爭氣。」

「笨得跟豬一樣。」

「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你看看人家那誰誰誰。」

不知道這些話,你是否覺得熟悉?

之前,一項針對兩千多名青年所做的社會調查中顯示:有將近90%的人稱父母曾對自己進行過語言暴力。

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使用語言暴力,可父母卻并不這樣認為。

作為一名老師和媽媽,很長一段時間,我也覺得孩子是「不打不罵不成材」。

你越跟他好好說話,他越蹬鼻子上臉,你耐心說一百遍,都抵不上罵一句管用。

但其實,罵孩子不是在教育,你只是在宣泄情緒。

就像《好父母不吼不叫》中說的:「所有的教育方式中,罵孩子是最有效的,但也是傷孩子最深的。」

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

不要等到孩子長大后,再用一句「我也是為了你好」逃避自己曾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的性格更好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分析過:

每個容易情緒失控、喜怒無常的成年人,追尋到他的童年時期,背后幾乎都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父母的樣子,是孩子最近的人生模板。

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往往會導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下一個行為,會不會再次激怒你,導致你情緒瞬間爆發。

一個控制不了自己的父母,注定很難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不要低估我們的壞情緒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也不要高估孩子傷口愈合的能力。

你情緒失控地對待孩子,孩子長大后就會成為另一個容易情緒失控的你。

一生為自己賦能的父母,孩子自驅力更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父母如何打發自己的閑暇時間,孩子也會如何打發自己的閑暇時間。

就像愛刷手機的父母,幾乎都有一個沉迷手機的孩子。

而一個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孩子的學習自驅力也會更強。

《父母的語言》中寫道:「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永遠保持學習力的父母,孩子才能有更多逆襲的可能。

否則,父母自己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卻又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好好拼搏。除非孩子自身是天縱奇才,不然大致上都會重復父母的一生。

父母自我價值感越高,

孩子成長路上的受限就越少

女兒小的時候,我把所有的心思幾乎都撲在了她的身上,事事親力親為,生怕她受一點點傷害和委屈。

可隨著她長大,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我管得越多,她越想逃。

我們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多,女兒性格也越來越內向,膽子越來越小。

直到有段時間,我工作比較忙碌,對她全方位的包辦減少后,她的性格反而活潑大膽了不少。

「生態講究平衡,親子關系也是。」

父母參與得多了,孩子的自我成長就少了。

孩子的成長,是一場探索與冒險的旅程,需要在無數挫折和嘗試中摸索出自己的路。

為人父母,與其把自己的一生都捆綁為「某媽媽」、「某爸爸」,不如和孩子保持適度距離,適度放手。

寫在最后:

有人曾說:「教育好孩子,就是投資你的人生下半場。」

《人民日報》也曾發文稱:「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和孩子,是彼此的來處與歸途。

愿每位父母,都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所有用心皆有回響;

也愿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用心養育下,擁有自己燦爛的一生。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