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樂趣」的3種方法,簡單易行又有效,父母可以嘗試
2022/07/06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呢?下面分享三種方法,簡單易行又有效果。

01 把學習行為具體化

如果孩子只是埋頭苦學,卻沒有學懂,或者解題速度沒有變快,考試成績也不見提高,孩子一般都不會產生繼續學下去的動力。這就涉及到一個關于「行為」的概念。

我們可以把閱讀、做題、繪畫、寫作等看作是一個「行為」。如果孩子從「繪畫」這一行為中嘗到了樂趣,或者從「寫作」中獲得了成就感,那麼他們的繪畫或寫作行為就會得到強化。

我們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學習行為必須要與學習結果掛鉤。

有些孩子之所以在學習上拖拖拉拉,產生抵抗情緒,是因為他們對學習沒有明確的概念,他并不清楚應該如何學習。如果家長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快去學習」是不可取的,必須給出更明確的指示,孩子才能有針對性地去學習。

家長要告知孩子具體的學習方法,把學習行為具體化。比如幫助孩子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這樣孩子就知道應該學習什麼,要在多長的時間內完成。

可見,我們只有把學習行為具體化,讓「學習」這一行為得到強化,使孩子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切身體會到收獲的樂趣。如此一來,便能激發孩子自主、自發地學習。

02 學習重在質,而非量

「學習重在質而非量。」這個道理很多人其實都懂,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造成低效學習的問題。

當孩子已經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內容則要比學習時間更為重要;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對于那些暫時還沒掌握學習方法的孩子來說,學習時間更為重要。

我們可以要求孩子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舉例來說,我們規定孩子每天做10分鐘的口算題。10分鐘時間到了就行,即使口算題沒有做完也沒關系,重在每天堅持。家長不要太過于糾結孩子做了多少道題,而是要看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是否專注、做對了多少題。

為了避免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我們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只顧數量不顧質量的學習習慣。

在這個階段,我們記得一定要對孩子保持足夠的耐心,明確每天的學習時間,讓孩子養成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學習的習慣。

03 重視每次學習剛開始的5分鐘

孩子是自主學習還是被動學習?顯然前者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培養目標,這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所帶來的結果是有天壤之別的。

具備自主學習的習慣是學霸和優等生們的共性,它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而要想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我們尤其要重視孩子每次學習剛開始的5分鐘。

頭5分鐘的時間非常關鍵。孩子在學習上是漸入佳境還是焦頭爛額,往往和一開始的5分鐘有關。

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關鍵在于我們要盡可能消除阻礙他們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因素。

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一個人能在剛開始學習的5分鐘內集中注意力,那麼這種專注的狀態就能持續很長的時間。

所以,我們在孩子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讓他們先從易到難。這樣就能避免孩子一開始因為被難題難倒而卡殼,導致他們的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

比如,我們可以先讓孩子做一些他會做的題目,以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不是一開始就拿很難的題目讓孩子去做,讓他們望而生畏。

孩子一旦這不會那不會的,就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把目標設定得太高,孩子就很容易打退堂鼓。我們可以把目標定成是孩子稍微努力就能達成的目標,也就是「延伸目標」,那麼孩子往往會愿意去嘗試一下。

當孩子通過實現「延伸目標」而不斷積累起成就感和學習樂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起學習信心,逐漸達成更高的目標,比如前面所說的自主學習習慣。

這也就意味著孩子在學習方面開始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上。

結語

要想讓學習成為孩子的一件樂此不疲的事,我們只有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之路上走得更長遠,獲得更大的收獲。

AD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