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教育存在「黃金7年」,值得家長重視!
2022/07/26

我們常聽很多「雞湯文學」中說: 「只要孩子肯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但我想說,「什麼時候都不晚」背后的意思只是 「學了總比不學好」而已,實際在孩子的教育上是存在黃金期的。哈佛大學曾有研究發現: 孩子出生頭7年經歷的早期教育和經歷對未來的影響占比高達80%!

因此這從0歲到7歲這7年可以被稱為 教育的「黃金7年」,值得家長的重視。

著名的 詹姆斯·赫克曼曲線(教育投資曲線)也側面的證實了這個發現。

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與美國多所大學合作進行了35年關于教育投資回報率的研究顯示, 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回報率會隨著孩子年齡增大逐漸下跌,教育投資越早越好。也說明了家長要重視孩子「黃金7年」的教育。

孩子教育的「黃金7年」

1歲要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1歲前寶寶受到身體發育的限制,活動范圍較小、無法自理,所有的需求都要從父母(特別是媽媽)那里獲得,所以父母就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在1歲前父母盡可能的關注、陪伴、耐心的撫養孩子,避免讓孩子單獨睡覺、不辭而別、對孩子說「不要你了」等行為。孩子就能建立較強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可以幫他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建立自信。

2歲要培養溝通能力

2歲左右的孩子一般都開始學說話了,家長可以適當增加和孩子的語言互動,盡可能多的讓孩子接觸常用詞,幫孩子鍛煉語言能力,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自己。

3歲要培養創造力

大部分3歲左右的孩子都會愛上涂鴉、橡皮泥、積木等具有創造性的游戲,家長不妨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合涂鴉的環境,鼓勵孩子自己創作。

和孩子閱讀繪本時也可以讓他根據繪本上的畫面自己編一個故事,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4歲要培養專注力

4歲的孩子多數已經有了一年的幼兒園學習經驗,家長可以培養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為入學做準備了。

尤其是要讓孩子有「做事專注」的意識,養成在閱讀、做作業(手工作業等)之前做準備(喝水、上廁所等)的習慣。

5歲要培養好性格

研究發現,5歲左右是孩子人格培養和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幫孩子改掉不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好的性格、質量方面的培養。

俗話說:行為形成習慣,習慣養成性格,家長發現孩子有一些錯誤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制止,注意培養好的行為習慣。

6歲要培養思維能力

6歲孩子進入小學,家長可以多關注孩子思維方面的鍛煉,有了好的思維能力自然能幫孩子在學習上省下不少力。

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對思維有挑戰的課余活動,比如學一下思維導圖、玩一玩數獨、魔方等益智游戲。

7歲要學會換位思考

7歲的孩子心智進一步成熟,已經不再只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了,開始關注別人的想法。所以這時孩子會格外追求「完美」,想要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認可,家長可以抓住機會幫孩子看到事情的更多面,學會換位思考,不鉆牛角尖的同時也要為他人著想。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