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提醒:不健康的教育方式比貧窮還可怕,第二種尤其要注意
2022/06/16

好的教育不是父母單方面的輸出,而是看見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內心,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以最合適、最恰當的方式幫助他。

否則,只會感動了自己,耽誤了孩子。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說:當父母容易,做父母難。

大部分父母都沒有專門學習過如何培育孩子,在育兒路上他們要麼憑借自己直覺誤打誤撞,要麼以自己父母的教育觀來教育孩子,這樣很容易陷入誤區。

養育孩子的這3個真相,父母一定要看一看,也許和你想得不一樣。

真正的教育

是3分啟發7分等待

育兒圈里有一句經典名言:

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想必不少父母都深受其害,不敢讓孩子離開視線。

著名心理學教授張梅玲在一次講座中說:

孩子的能力分為「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那些「看不到的」能力就是潛能。 父母要想讓孩子把潛能發揮出來,需要學會兩個字「留白」。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那一期,嗯哼興致勃勃的要給媽媽做果汁,可是才5歲的他并不懂得制作果汁的方法,他直接把水果放到杯子里就拿給媽媽。

媽媽看了一眼,沒有直接指出問題,而是問:

「它沒有成為汁啊?」

嗯哼想了想說:

「加上水就可以了!」

媽媽幫他倒水,嗯哼喝了一口,自言自語:

「為什麼它不甜呢? 我覺得還需要攪拌一下。」

媽媽又給他拿了一根筷子,嗯哼再次嘗試攪拌,最后終于有了一點點味道。

盡管嗯哼最終也沒作出真正的「果汁」,但媽媽從他提出做果汁,到多次嘗試失敗,都沒有打擊他的積極性,更沒有打斷他的思考。

無論對錯,都讓他的想法得以施展,在他「頭腦風暴」后,才告訴他做果汁的方法。

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書中提出,要給孩子「六大解放」,實際上也是一種「留白教育」:

一是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

二是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干;

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

五是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

六是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

父母只有給孩子留出時間和空間,他們才能把看到的、聽到的、接收到的信息消化吸收,融合進自己的身體,變成能力。

有人說: 「成功的教育,是30%的啟發和70%的等待」,這「等待」是父母教育的藝術,也是對孩子的成全。

孩子受挫,需要的不止是安慰!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伊麗莎白非常熱愛體操,九歲時她第一次參加了體操運動會,她興奮又自信,甚至把贏得的彩帶掛在哪都想好了。

比賽開始,她第一個登場,表現得不錯,但在后來幾個選手出場之后,她的成績不再有優勢,結果她一條彩帶也沒能得到,整個人非常沮喪。

如果你是伊麗莎白的父母,你會怎麼安慰孩子呢?

1. 你是最棒的。

2. 是裁判的不公平,讓你丟掉了原本屬于你的彩帶。

3. 輸了沒關系,體操其實沒那麼重要。

4. 你有足夠的能力,下一次肯定能贏。

5. 也許,你本來就不該贏。

當孩子遭遇類似情況,我們 「脫口而出」的話也許就在這五句話之中,那麼它會傳達給孩子怎樣的信息呢?

第一種(你認為她是最棒的):

這些話對小孩子會有一些安慰效果,大一點的孩子會知道這不是事實,這樣說反而會讓他覺得父母話很虛偽、很無力;

第二種(她受到不公平待遇):

這是教她做不好事情先「怨天尤人」,當失敗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裁判時,這樣的說法只會讓她離成功越來越遠;

第三種(體操沒那麼重要):

這種說法很「有毒」,以后只要有什麼事做不好,她就會首先去貶低這些事情,最終做任何事情都會半途而廢;

第四種(她有能力):

這是所有信息里「最危險」的一個,這種盲目自信會讓她在自己的幻想中沉迷,她不會明白如果沒有改變,下次必定還會遭受同樣的挫折;

第五種(她本來就不該贏):

這種表達看似無情,但卻可以讓孩子正視問題,真正得到成長。當然父母可以用委婉的語言來表達。

伊麗莎白的父親是這樣說的:

「我知道你對比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且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現,但是依然沒能贏,你一定很失望。 如果你只是想拿體操當個樂趣,那沒有問題。 但如果你想在比賽中有所成就,那也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練習。」

她記住了父親的話,開始反復練習和完善自己的動作,結果在第二年的比賽中贏得了5個個人項目的彩帶,并奪得綜合項目的總冠軍。

孩子遭受挫折時,當然需要父母的安慰,但如果父母只給他情感上的滿足,他們下一次將不可避免的再次「栽跟頭」。

正如國際兒童心理學家麥克羅素在一次演講說:

父母不要再無效鼓勵孩子了,其實如果孩子的能力不發生變化,這次輸了,下次憑什麼贏呢?

安慰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給他提出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幫孩子站起來才是父母的本事,也是給孩子最好的「安慰」。

孩子叛逆,并不是真的想「造反」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叛逆」是個繞不開的話題,而且在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花樣。

孩子處處和我們較勁,他們究竟想干什麼,難道真的是上天派來折磨我們的?

著名教育家劉墉一次問兒子劉軒:「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叛逆?」

劉軒理直氣壯道:

「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不該什麼都聽你們的。

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里!」

他說得沒錯。

通常孩子2歲左右會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從那之后,他們便開啟了「探索自我」的路。

首先,探索自我的邊界。

在 「可怕的兩歲」時,他們用「不」、「這是我的」來獲得存在感。

用對一些事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餅干必須是完整的、鞋子必須按照固定順序擺放,來顯示自己的力量。

而這些行為都是他們在盡力探索「我能」和「我不能」的邊界。

其次,和父母「奪權」。

不可否認,我們既是孩子的照顧者,也是控制者。

不管他愿不愿意去睡覺,時間一到我們就會抱他進臥室;我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打扮他,‍‍‍‍‍‍‍‍‍‍‍‍‍‍‍‍把應該補充的營養變著花樣的讓他吃進去……

如今他們有了能力,便開始「寸土必爭」,從幾點睡覺到穿什麼衣服,再到這個東西我吃不吃,都要自己說了算。

他們在嘗試把握自己的控制權,在「做決定」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過程中,最終形成獨立的人格。

最后,搭建起真正的自我。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邊界不斷拓寬,他們在一次次和父母的沖突中試探和思考,最終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力有多大,有哪些優勢和特點,從而認識真正的自我。

父母要像允許孩子犯錯一樣,允許他叛逆。

因為他們不是故意和父母做對,而是一個渴望長大的孩子在「探索自己」而已。

而他們只有經歷過這個珍貴的「自我覺醒期」,才能真正長大。

美國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約翰·格特曼說:

「為人父母,其實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

適當放手,給他機會去發揮出更大的潛力;

有效鼓勵,讓他能夠真正進步;

理解他的叛逆,支持他尋找自我。

愿每個父母,都能參透教育的真諦,愿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溫暖的愛中快樂成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