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正是考驗父母的時候:毀掉一個孩子,就是不停吼他、罵他、無視他
2022/02/09

朋友圈裡,經常看到媽媽們在自責:

「我今天把孩子罵哭了」;

「我又沖著女兒大吼了」……

孩子總是出其不意啟動大人的情緒開關,讓我們無法淡定。

于是我們掄起育兒「三板斧」:大罵,大吼,實在不行就無視他。

過後又產生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家長。

這真是折磨父母的長青話題: 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卻總用錯的方式讓他跌入谷底。

所以,僅有愧疚是不夠的,如果認識不到這些做法的危害,往往會讓我們重蹈覆轍。

知乎有個話題: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網友@纖雀的回答獲得近5萬高贊:

貶損他,不遺餘力地貶損他。

吃飯掉一粒米,就用筷子打著他的手關節罵:吃飯都不會,豬都比你強。

走路摔一跤,就拍著他的小腿肚罵:走路都能摔跤,你還能幹什麼?

哪怕做得好,也用不屑的語氣對他說:也就這件事能做好,還不是什麼正事。

……

很多讀者,看著別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淚:

「這些令人難過的碎片我都有,但我還有更多的玻璃渣埋在心裡,可能還無法釋懷吧,我至今無法平靜地寫下來。

那些貶損,或許只是成長中的零碎片段,卻又印記清晰,需要漫長的歲月來療愈。

那些否定,使孩子變成了看似獨立、堅強、高傲,但卻成為支離破碎的大人:

看似無堅不摧,但內心怯弱膽小,不敢冒險嘗試新事物;

貌似八面玲瓏,但實際費力周旋,總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其實,孩子犯錯,正是考驗父母的時候。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語言虐待」,謾駡,會讓孩子喪失動力和信心,滋生冷漠與自卑。

有人把這些稱作「刀子嘴豆腐心」,認為不來點刺激的語言孩子就聽不進去。

還有人美其名曰「愛之深,責之切」,可孩子的心已經被那些「刀子嘴」戳成了豆腐渣,如何能感受到父母心底柔軟的愛?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

「嚴厲教育」是一種危險教育,大人用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強制性改造,這種做法不符合人性,有極大的破壞力。

好的教育,不是一味地呵斥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是關注孩子的優勢和長處,是「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

父母的一句話,可以將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淵,也可以讓他們的心撒滿陽光,擁有自我價值感。

而家長在孩子身上積累的一點一滴的信任和忍耐,終會聚沙成塔,匯流成河,成就孩子的心靈成長和心智成熟。

請相信: 越鼓勵越擁有,越否定越失去。

早飯做好了十多分鐘,孩子還在刷牙洗臉,媽媽催促幾次後終于忍不住大吼:「快一點來吃飯!上學想遲到嗎!」

已經教了好幾遍,孩子作業還沒完成,爸爸失去耐心:「怎麼還沒做完?這有什麼難的!」。

大人勞心勞力,忍不住高聲呼喝,孩子要麼消極反抗假裝聽不見,要麼驚恐無助勉強照做,也是心不甘情不願。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心理專家柏燕誼建議,試一試把聲音放低,換一種說法:

——把「快一點」,改成「還需要多長時間?」

——把「這有什麼難的」,改成「有誰一次就會呀,需要幫忙的話,告訴我」。

效果一定大不相同。

調整說話的語氣與方式,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合作,而不是因為不耐煩或者恐懼,被迫聽從家長的命令。

想起球王貝利的故事:

貝利十歲時,與街頭的孩子混在一起抽煙,被父親發現了,貝利很緊張,以為回家後一定會面臨一場暴風驟雨,他知道節儉守規矩的父親不會允許他這樣。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父親把他拉到跟前平靜地說:

「我看見你和夥伴們一起抽煙,你抽了多久了?」

貝利戰戰兢兢地說:「是,是的。沒多久。」

父親摟著他的肩膀:「你球踢得不錯,日後或許成為一個高手,可抽煙會妨礙你,那東西能使你缺乏足夠的力量堅持踢完90分鐘的球。」

父親從口袋裡掏出為數不多的幾張鈔票:

「願意抽煙,還是做一個有出息的運動員,這事你自己決定。要是還想抽煙,也應該吸自己的,你需要多少錢自己拿,我不會責怪你的。」

貝利受到很大的觸動,他沒再吸煙,因為那次和風細雨的談話。

貝利回憶說:

「父親當時要是吼我罵我,很可能激起我的反抗,我可能會成為一個積習難改的大煙鬼。」

「有理不在聲高」,說話有沒有效果,不在于音量高低,而在于是否進入到孩子的內心。

每一次吼叫,都是毀娃的開端;

每一聲細語,都是成長的契機。

有的父母不吼不罵,卻走向另一個極端:看不見孩子的情緒,無視孩子的訴求。

前段時間,「常州15歲女孩當街毆打媽媽」的視訊在網路流傳,女孩因沒買成手機,當街推搡甚至多次捶打媽媽頭盔。

很多人說,孩子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可女孩的情緒為什麼如此崩潰?

原來,女孩跟媽媽約好買蘋果手機,女孩自己攢了4000元,媽媽答應給2000元。到店後媽媽卻改了主意,不準備買了,于是母女倆當街起了爭執。

母親一看周圍聚集了這麼多人,原本推著電動車要走,忽然停下來不走了。

周圍拍攝的看客越來越多,女兒多次催促無果,突然情緒暴躁,對著媽媽不停地推搡,歇斯底里責問:「走不走!走不走!」

任憑女兒再怎麼催促,母親充耳不聞,紋絲不動。

你沒有按照我的想法來,我生你的氣,不想搭理你,甚至用無視來晾著你,給你點顏色看看。

很多成年人在得不到期待的回應時,情緒尚且會激烈波動,更何況孩子?

所以,心理學家說:

對孩子來說,有回應就有了光,無回應之地,便是絕境。

那些有意無意的漠視,實際上是關了孩子的「精神禁閉」,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在乎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這種情感的剝奪與疏遠,對他們的心理有很大的破壞作用。

他們會離父母越來越遠,直至關閉自己。

心理學家李子勳說,在他的臨床案例中,有兩種疾病與童年遭受父母的冷落忽視有關,一是邊緣性人格,這樣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有強烈的不確定感,內心非常苦痛;另一種則是創傷後適應障礙(PTSD),造成人格退縮,依賴。

無視,比拋棄更殘忍。

讓孩子感到被關注,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愛和理解,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內心會更加的篤定與溫暖,人格更加獨立和健全。

再昂貴的禮物,都不及愛與接納,更能滋養小小的心靈。

我們的孩子,屬于20年後的世界,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將他們導向未來?

不要等孩子出了問題,才反思我們「以愛之名」給他們造成的傷害。

父母也許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但我們也要盡力而為,控制住自己的「洪荒之力」:

收起語言的刀子,秉持溫柔的堅定;

摒棄放肆的吼叫,學會克制的技巧;

放棄冷漠和忽視,給予認可與接納。

打通育兒的任督二脈,成就孩子完整的人格,他們會比我們期望的,走得更遠,更穩。

共勉。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