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一直玩」和「不停上培訓班」,差距確實大,不止學習成績
2022/10/04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是現代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之前有寶媽在某乎上提問: 「孩子上小學一直在玩和不停地上培訓班,以后會有哪些差距?」

這位寶媽本身帶娃比較「佛系」,寧愿自己和愛人輔導孩子,把錢用在帶孩子旅行上,也不愿意斥巨資為孩子報輔導班。

在她看來,買一套又一套的樂高,去不同地方領略大好河山,都能增長孩子的見識,拓寬視野,變得更優秀。

如今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內卷」,在「雞娃」成為教育界主旋律的當下,這位寶媽顯得格外特立獨行。

事實上,培訓班之于孩子來說,意義可能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大,孩子「一直玩」和「不停上培訓班」,差距確實不小,但前者對孩子的好處反而可能更多。

小學生「一直玩」和「不停上培訓班」,差距確實大

鄰居家孩子小學3年級,最近1年成績出現下滑,家長著急忙慌給報了輔導班,希望能讓孩子奮起直追。

結果輔導班還沒上半年,孩子不僅成績下滑得更嚴重了,還出現了厭學情緒,每次上輔導班的時候,孩子寧肯睡覺,也不愿意聽老師講課。

家長詢問緣由時,孩子理直氣壯地表示,學校里老師講的也是這些知識,重點難點依然學不會,眼看學不到東西,孩子有了畏難情緒,厭學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反觀同事家的孩子,雖然同上小學,但她卻從沒有給孩子報過輔導班。

同事覺得,寓教于樂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寧可自己在家指導孩子進行學習,利用多余的時間帶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走走轉轉,讓孩子在「玩」中更高效地「學」,也不愿意讓孩子去輔導班「浪費時間」。

結果孩子不僅過得非常快樂,學習成績也一直名連前茅,親子關系相處得非常融洽,可謂是一舉多得。

孩子不停上培訓班,反而會「消耗潛力」

現代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空前焦慮,每個人都企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然而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家長對孩子過度壓迫,反而會讓孩子在人生這場漫長的競賽中,提前消耗自己的潛力。

孩子白天在學校接受學科教育,對于體力、精力消耗都是巨大的,如果晚上放學后還要「趕場」參加持續數個小時的培訓班,很容易會讓孩子過度疲憊,學習效果事倍功半,難以取得好的成績。

尤其如今市面上的輔導班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很多輔導班打著「名師」的幌子,實際上老師并沒有很高的水平,根本比不上學校中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而且授課內容也與學校大部分重合,難以給孩子帶來突破。

因此,我們與其讓孩子花費時間上這些「無用」的輔導班,還不如花心思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提高孩子的自律專注能力,才是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根本方法。

「玩中學」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很多時候家長嘔心瀝血地嚴格管教孩子,為孩子報一堆輔導班,結果大人孩子都感覺疲憊,卻收效甚微。

其實,「玩」和「學」并不沖突,如果我們可以讓孩子將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引導孩子在「玩」中更高效地學,一樣能使其變得優秀,取得的成績更出色。

比如我們給孩子讀繪本,帶孩子外出游玩,為孩子講解萬事萬物的內在規律,和孩子一起拼樂高,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可以說,「玩」同樣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

尤其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對他們來說,其實書本上的知識相當抽象,在玩的過程中接受教育,效果比單純地死記硬背要好很多,讓孩子都是在玩的過程中成長,遠比單純地上輔導班更有意義。

結語:

家庭教育的終極目的,并不是讓孩子取得最優秀的學習成績,而是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實現自身的價值。

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可不必太焦慮,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其實是比「雞娃」更好的教育方式。

你會選擇讓孩子「一直上培訓班」,還是用更多時間來玩耍?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