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生」和「走讀生」,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家長可千萬別選錯
2022/12/24

每個人從小開始就要接受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等等,在學習過程中選對學習方法很重要,同時選對學習方式也非常重要。

以前的學生,到了高中才會選擇住校,并且大多數的人大學之前都是走讀學習的,進入大學后才開始融入集體生活。

但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變大,工作的時間也比較多,有些家庭沒時間照顧孩子,會選擇讓孩子住校。

有些孩子甚至小學階段就已經開始住校了,但大多數孩子都會在中學階段住校,尤其高中,學業負擔重,每天奔波在路上會耽誤很多時間。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住校可以專心學習,不用每天因為往返于學校和家里分心,而且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陪伴,處于一個學習環境中,更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助于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但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過早的在學校住宿,很容易被欺負,而且孩子的成長階段就那麼幾年,上了大學,孩子就一定會離開家了,所以大學前的階段孩子更需要家人的陪伴。

可以說孩子到底要不要住宿,每個家長的想法都不一樣,那住宿生和走讀生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住宿生」和「走讀生」,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家長可千萬別選錯

住宿生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在上學期間學壞不論是哪一個學校,學生的素質都是參差不齊的,成績并不代表人品,不是和成績好的學生一個寢室就一定能有正向影響。

并且很多學校的寢室,都是同一個班級隨機幾個同學分到一起,如果寢室里有壞孩子,小初高的學生又大多都未成年,很多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很容易就跟著壞孩子學。

這樣長時間下去,很有可能養成很多不良習慣,也容易導致三觀不正。

住宿生自律能力令人堪憂

住宿生由于沒有人管束,即使有老師在寢室值班,也有宿管阿姨,但是大多數在寢室的時間是沒有人管束的。

住宿生被硬性約束幾點熄燈睡覺,幾點起床早讀,但是在寢室的課余時間并沒有人督促他們學習,而且生活中什麼方面沒做好,也不會有人及時糾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很容易造成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拖延,沒辦法做到自律,而且一旦拖延成性,在之后是很難糾正過來的。

缺少家人陪伴,容易對親人冷漠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非常需要家人的陪伴,雖然一些課業繁重的孩子,回到家之后也只是吃個飯睡個覺,其他時間都在自己學習,好像和家人沒什麼接觸。

但在每天吃飯的過程中,也會和家人增進交流,并且可以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愛,平時家里人之間的溝通互動,也會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喜歡家里人相處的感覺,會對父母更加理解,這樣的孩子也會更有同理心。

但是長時間住校的孩子,尤其是從小就住校的孩子,每次回家不是拿錢、拿換洗衣物就是回家改善生活,家人之間的互動會很少。

同時和同學接觸久了,很容易對所有人都是一種情感和表達方式,很容易親情感淡薄,對家人比較冷漠。

孩子是該住宿還是走讀,究竟要如何選擇?

首先,孩子如果太小,在中學之前的階段,最好不要選擇住宿,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正是建立三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時間。

這個時候,最好讓孩子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培養好習慣,同時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其次,如果孩子性格內向或者不善人際交往,最好不要選擇讓孩子住校,因為學校也是一個小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學會與人交往是很重要的。

學生們會經常抱成一團,欺負不合群的同學,有時候學生本身雖然不認為自己是在欺負人,但是卻會給被欺負的孩子留下無法愈合的心靈創傷。

而大多數被欺負的孩子都是性格內向不善言談,或者與人相處不融洽的孩子。

最后,是否住校也要多詢問孩子的意見,如果選擇住校,要多多關心孩子,隨時關注孩子的狀態,如果發現有任何異常,一定要及時溝通解決。

結語:

無論是住校還是走讀,家長都要對孩子給予足夠的關心,關注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變化,遇到問題,及時溝通,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