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出5個「叛逆」信號時,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的敏感時期,媽媽正確引導,孩子更聰明
2022/05/19

之前在閨蜜群里面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覺得孩子什麼時候最難帶?

大多數媽媽會說孩子在 兩歲左右最難帶,孩子在一歲之前給他吃給他喝給他睡就行了,但孩子在兩歲左右又沒有上幼兒園,他又學會跑了,學會說了,而且還有自己的思想了。

這時候的孩子特別叛逆,讓家長特別頭疼。有閨蜜說自己就是 在孩子兩歲左右學會「河東獅吼」的。

1~3歲的孩子,會有這5個叛逆的信號,讓媽媽很頭疼,如何引導

第1個:跟媽媽對著干,總是說「不」

「可怕的兩歲」孩子有一個特點, 什麼都說「不」,叫孩子吃飯,孩子說不要,我要吃面條,媽媽煮好面條孩子卻說不要,我要喝粥。

孩子這個時候正處于 自我意識發展期,他發展的需求就是:「我長大了,需要更多的尊重,我希望能夠自己做主,自己選擇。」

【媽媽如何引導】

理解這是孩子身心發育的正常過程,學會說「不」的孩子,長大以后更容易有獨立性格,自信的氣質和堅強的毅力。

尊重孩子,聽一聽孩子想說什麼想做什麼,不涉及原則就要讓孩子去選擇。

比如回家的時候,孩子想從小區正門回去,而不是走更近家里面的側門,不趕時間就讓孩子從正門走。

第2個:喜歡重復和整齊

媽媽講故事的時候, 反復地要聽一個故事,甚至媽媽讀錯一個字都能糾正出來。

回家開門的時候,平時都是媽媽開門,但有一次爸爸跟媽媽一起帶著寶寶回家,爸爸開門卻讓寶寶瞬間大發脾氣,一邊哭一邊說「不要爸爸開門,不要」,還要把門關起來,讓媽媽重新開門。

這是因為孩子在這個時候希望這個世界都是 整齊的,單一的,維持同樣的次序,平時在他的意識里面門都是由媽媽來開的,突然被爸爸打破了這種常規,就會讓他覺得不舒服。

【媽媽如何引導】

給孩子設定固定的程序,比如吃飯之前要先洗手,再拿碗,再拿勺子,先吃飯再吃菜。

回到家里面先脫鞋子,再洗手,之后才玩玩具。

這樣的固定程序在這個時間段固定好了,能讓孩子生活更有規律。

第3個:自私不分享

孩子拿著一個玩具到小區里面玩,小區的其他小朋友看了很喜歡,想要玩,但是孩子卻不同意說:「這是我的,我的,不給你玩」,這個時候孩子其實 沒有分享的意識。

甚至孩子走在路上看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就想 占為己有,因為在他的內心里面,只要我喜歡的東西都是我的!

很多家長特別頭疼,孩子喜歡搶別人的玩具,自己的玩具又不愿意跟別人分享,特別的自私。

這其實是孩子 物權發育的一個必經過程。

【媽媽如何引導】

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媽媽不要強求,但媽媽要讓孩子學會 換位思考,自己不想把玩具分享給小朋友,但是小朋友的玩具也不想分享給你,所以不能搶。

給孩子讀一些 分享合作的繪本,讓孩子懂得分享才能更快樂。

第4個:喜歡自己來

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 學會模仿,喜歡自己動手。

媽媽給孩子洗臉的時候,孩子搶著毛巾說,媽媽我自己洗,媽媽要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孩子說我自己穿,甚至幫媽媽擦桌子洗碗。

這時孩子處于 模仿敏感期,發現媽媽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覺得很好奇,就想自己去學一學怎麼做。

【媽媽如何引導】

學會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擔心孩子耽誤時間弄臟地方,給孩子自己穿衣服穿得不對的再指導一下孩子,孩子自己洗臉洗得不干凈的,媽媽可以再幫洗一下。

爸爸可以跟孩子一起動手養植物或者修理板凳。

第5個:非常的話癆

孩子在兩歲左右,能夠使用200~300個詞匯,能說出簡短的句子,孩子這個時候就特別喜歡說話,因為他覺得說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甚至媽媽想哄孩子睡覺,孩子還在不停地說話。

【媽媽如何引導】

不要再跟孩子說 「兒話語」,比如飯飯菜菜,而是用標準規范的語言跟孩子對話,讓孩子更快地學會標準對話。

孩子在1~3歲容易有以上5個叛逆的行為,其實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的敏感時期,家長要讀懂孩子的敏感信號,要學會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更聰明,更健康的成長。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