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孩子到了不同階段,也學會了不同的技能。
對于6個月哭鬧很厲害的孩子,有的人認為抱著孩子比較好,有的則認為應該「自力更生」,到底哪一個好呢?
這兩者之間差距大不大?接下來,小編便為大家一一解答。
1 孩子6個月,是抱還是躺?
現在養育小孩子,是兩代人的觀點碰撞。父母可能認為6個月的孩子都應該會坐了,也算是成長了,所以如果哭鬧的話,應該放任不管,這樣用不了多久就會好一點。而上一代的長輩認為,孩子哭了就應該抱抱,這樣才能穩定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這麼哭鬧。
新一代和上一代的觀念碰撞,常常給養娃帶來一些困難,所以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那麼孩子到底應該是抱還是躺,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有益?
其實還是抱抱孩子更好,這麼做父母雖然會很累,但是對于孩子的發展比較好。多抱抱孩子有以下2個優點,大家可以一起看看。
2 更有安全感
孩子哭鬧的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孩子太小,也不會說話,無法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當他們遇到不舒服的時候,只會用哭來表示。有時候他們的哭鬧很有可能是因為看不見爸爸媽媽,所以才會不停哭鬧。
寶寶和父母牽絆很深,所以如果孩子看不見父母就會覺得非常害怕,他們非常恐懼只剩自己一個人,沒人照顧自己,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會哭,這說明他們很缺乏安全感。
因此,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多抱抱孩子,就能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鎮定下來。所以這個時候多抱抱孩子還是很有好處的,可以給他們提供充足的安全感。
3 大腦發育更快
很多家長不想一直抱孩子,是因為抱孩子是一場消耗戰,需要抱很長時間。把孩子放下來讓他躺在那里,也不會出什麼事故,因為孩子還太小,行動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有的家長就選擇后者,讓孩子躺在那里,自己趁這段時間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家長們的這種想法,往往忽視了孩子們的大腦發育。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行動能力有限,但卻是大腦發育的良好階段,如果光把孩子放在床上,躺在那里,那麼孩子無法和外界進行友好交流,無法促進孩子大腦發展。
當家長抱孩子的時候,并不是單純哄孩子,這樣做可以給孩子大腦提供刺激,讓他知道他和外界的聯系和交往,有利于大腦發育。
單純讓孩子躺著并不能促進孩子發育,只有多和孩子互動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發育,否則也不會有那麼早教機構和學校,因此千萬不能一味「躺平」,這樣做很有可能是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