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忙,請一定陪孩子到12歲,因為之後的人生已註定
2022/03/03

教育孩子,本該是父母的責任。

教育家洛克說過這樣一句話: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

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陪伴和管教是如何影響他的一生。

或許,這三個故事可以給大家答案。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14歲女孩小荷。

本該讀國中的她,因涉嫌搶劫被警方拘留,轉到救助站。

5年前,父母離異,隨後,她跟著爸爸來到北京生活和讀書。

在別人看來,身處在大都市的他很幸運,享受著很多人都無法想象的物質和資源。

可只有她知道,自己有多孤單。

自從爸爸帶她到北京後,經常見不著人影,把她交給身邊的朋友照顧,整天只顧著打工掙錢。

後來,爸爸為了做生意,把她送回老家,她便輟學了。

期間,她受別人欺負離家出走了兩個月,可爸爸都毫不知情。遠在大連的媽媽,更是不關心她的生活和成長,很少跟她聯繫。

就這樣,沒人管教的她,認識了一些不良少年,學會了吸煙、喝酒。

沒錢買煙買酒,她就只有靠「偷」

,來滿足自己和朋友的欲望。

面對父母的質問「你怎麼變成這樣」,她氣憤地反問父母:

「你們誰管過我嗎?我被拘留,你們都沒有來看過我!」

孩子的錯誤行為,是父母教育的映射。

若沒有父母悉心的引導、及時的管教,孩子一旦走上歧途,再想補救就為時已晚了。

第二個故事,是參加《變形計》的李幼恩。

當時年僅17歲的她,和媽媽的關係糟糕至極。

母女倆的日常,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

有時不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吵到動手互扇耳光。

媽媽總是數落她沒禮貌,亂花錢,染上一身壞毛病。而她,卻嫌棄媽媽滿嘴的「大道理」。

是什麼造就了李幼恩如此叛逆的個性?歸根結底,還是家庭的教育問題。

從她記事起,爸爸常年在國外,很少陪她。

而媽媽喜歡打麻將,一有空就外出,根本不怎麼管她,就連一次遊樂場都沒陪她去過。

在那個明明有媽的家裡,她卻活得跟「孤兒」一樣。

母女倆的關係,完全不像親人,更像彼此對立的仇人,疏遠無比。

想起約翰·甘迺迪的一句話:

「對孩子教育失當,等于丟棄了那個孩子。」

那些置身在精緻的房間裡,卻成了精神上的「留守兒童」的孩子們,並非天生和父母不親。

只是他們沒機會和父母親近,父母也根本沒有給過他們所需要的愛和關懷。

久而久之,兩代人只會越來越陌生和疏遠。

第三個故事,是一個26歲的「啃老族」。

整整三年,本該出去工作謀生的他,卻選擇宅在家裡,不肯外出,自閉又敏感。

媽媽帶他上節目,想請專家支支招,幫他走出家門。詳談之下,才得知他的「宅」,事出有因。

從小到大,他都由奶奶帶著。

爸爸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律師,工作特別繁忙,媽媽也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協助丈夫上。

這樣,對他的陪伴和管教自然少了。

父母原本以為乖巧懂事的他,會一直不用操心,順利讀完中學。

可令人意外的是,他上了國中,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厭學、翹課,送去封閉學校也不管用。

自始至終,父母都不知道,他之所以排斥去學校,是因為同學欺負他,對他實施暴力,還敲詐勒索。

他嘗試過求助,但老師不管,媽媽也不在意。

而爸爸的更是直接告訴他: 「有什麼事別跟我說,我很忙,跟你媽說去」。

同學的欺負,父母的忽視和推脫,讓他變得越來越自卑,不敢外出接觸陌生人。

曾仕強曾一針見血指出:

「父母不可以說自己太忙了,所以沒時間教孩子。

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恰恰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上,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品德的塑造與培養方面。」

孩子性格好不好,影響的是一輩子。

如果父母從小不花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上,等到有一天,孩子自卑、敏感、懦弱......父母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

這一起起的教育悲劇,都在提醒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不管去到哪裡,父母永遠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7UP》(《人生七年》),導演花了60多年,跟蹤14個7歲孩子,結果發現:

那些在生命早期擁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發展得更好;

而那些缺乏早期教育,親子關係匱乏的孩子,成年之後卻往往活得不如人意。

李玫瑾教授也曾在大量的案例中總結得出:

孩子的心理發展,都有關鍵期,管教孩子,也有「有效期」。

特別是孩子小時候,父母的陪伴、言語是養料,滋養孩子的生命;如果在這個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和指導,可以事半功倍。

一旦「過期」了,孩子出現問題,父母回過頭再進行教育,只能搖頭歎息,甚至終身難以彌補。

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賺夠了錢,卻輸掉了自己的孩子。

所以,李玫瑾教授呼籲:

「人的問題關鍵在早年,早年的重點在家庭。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黃金時期是在12歲之前。」

特別是這三個發展關鍵期,父母一定要重點抓教育,好好把控。

· 0~3歲是孩子的依戀期,父母需及時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現在不少父母,覺得孩子剛出生還小,不懂事,先將他放在老家,或讓老人幫忙撫養。

等到孩子一定歲數再接到自己身邊,卻發現孩子不聽話,很難管教。

為此,李玫瑾教授多次強調: 孩子3歲前,父母再辛苦也要親自撫養。

3歲前,是孩子建立情感聯結的關鍵期。

這時他完全無法自理,做什麼都靠父母。

只有父母在他身邊,有任何需求都能及時回應他、關注他,才能讓他感到滿足和安全。

有了這個情感資本,和孩子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以後教育孩子,孩子才會順從、聽從父母。

· 3~6 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要堅定對孩子說「不」。

前不久,一個女孩,因媽媽沒給自己買飲料,就當眾對著媽媽拳打腳踢,不停說「打死你」。

現在有許多孩子都是這樣,目無尊長、無法無天,動輒打父母罵長輩。

其實根本原因是該立規則的時候沒有好好立,最後造就了孩子的狂妄和自私。

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提議「恩威並施」。

特別是3~6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行為能力也在增強。

面對他的無理取鬧,父母及時「說不」,是在告訴他:

你做得不對,我也不會讓步,我愛你,但不遷就你。

越早用溫和堅定的方式拒絕孩子的任[性.行.為],越能教好一個孩子。

· 6~12歲是習慣形成的關鍵期,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我價值。

孩子一過6歲,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雖然6~12歲這一階段,孩子並沒有爆發很多極端問題。

但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引導孩子形成對自我的價值觀,潛伏在內心裡。

等到青春期,父母12歲前陪伴的缺失和管教的疏忽,會變成孩子的習慣問題爆發出來。

想孩子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並找到人生的發展定位,少不了父母的價值引導。

之前濟寧一位8歲女孩書寫印刷體的視訊火遍全網。

看那一個個工整的字跡,甚是賞心悅目。

女孩自律、沉穩的性格背後,藏著媽媽的耐心和指導。

剛開始,女孩並不願意練字,可媽媽狠心「逼」了一把,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

每天練半小時,漸漸地,女孩越寫越感興趣。

寫字專注了,學習也認真了,成績更是名列前茅。

李玫瑾教授表示:

孩子6~12歲,是他習慣建立的一個過程,也是對自身價值的認識過程。

這時,父母要學會放手,為孩子創造機會,培養他獨立、自律、勤勞、吃苦的生活習慣。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人生定位,才能引導他走在對的道路之上。

想起教育學者尹建莉書中說的:

「不是穿了西服就變成紳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學習,需要學會如何愛。」

這份愛,有孩子成長時父母的參與,用心的陪伴,耐心的教導,慈愛的關懷和嚴格的要求。

12歲之前,再忙,都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陪伴和管教。

要知道,再多的物質和金錢,都抵不上在孩子成長的「有效期」給他多多的愛,造福他的一生。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