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假聰明」的孩子大多有3種表現,長大難有出息,家長別高興過早
2022/08/30

我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根據一個孩子的行為表現,我們大概能判斷出他未來是有成就、有出息。

一般而言,假聰明的孩子長大后不但難有出息,而且還容易令人討厭,甚至走上彎路。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有以下3種表現的話,那麼可能就是「假聰明」,家長可別高興太早。

1.孩子愛貪小便宜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媽媽的炫耀視訊,跟二寶班級里的同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質都是耍小聰明,貪小便宜。

這個媽媽帶著兒子吃了一頓只花了10塊錢的火鍋,操作原理和方法很簡單:

到了火鍋店,只點一個清湯鍋底,一個雞蛋,一碗米飯,一份手搟面,共10元,剩下的都是用火鍋店的免費食材來制作。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算得上是一位貪便宜的「高手」 ,而且在視訊中還教育大家「要學起來」。

視訊發出后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可能不少家長都看到過,甚至還有不少人模仿。

但事實上,這種貪小便宜的投機行為,給孩子做了最壞的榜樣,也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錯誤的影響。

因為只看中眼前利益,不顧孩子個人修養和道德素質的長期培養,就像是撿了芝麻、扔了西瓜一樣,終究得不償失。

隨著孩子的成長,周圍的人也會將他的人品和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從而很少得到尊重,也不會有人跟他深交,所以很難在社會上真正立足,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2.孩子謊話連篇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兒童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 孩子在2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撒謊,而超過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撒謊的現象。

事實上,這種撒謊行為, 是由于孩子認知水平受限,無法區分想象和現實的區別所導致的。

也就是說,孩子最初的撒謊行為,來源于他們把自己美好的期盼,當成了現實講了出來, 是一種「趨利避害」的生存選擇。

但如果,孩子熱衷于撒謊,那麼家長就該警惕了。

我家二寶幼兒園里原先有一個孩子睿睿,睿睿的家長當時三天兩頭就會跟幼兒園老師發生矛盾、產生沖突。

歸結原因,原來睿睿時不時地就跟爸爸媽媽告狀: 今天有小朋友欺負他,明天老師又打他了。

但是經過調查,這些由孩子描述出來的情況子虛烏有,根本不存在,后來睿睿爸爸媽媽對孩子進行了多次的批評教育,但情況仍然沒有好轉。

而之所以睿睿熱衷于撒謊, 跟睿睿奶奶的溺愛嬌慣有很大的關系。

睿睿是奶奶帶大的,所謂隔輩親,從小就生活在蜜罐里,小時候睿睿如果做錯事情,就會找個借口「糊弄」奶奶,睿睿奶奶不但不會追究, 還會夸睿睿「聰明,腦瓜子轉得快」。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讓睿睿養成了用撒謊博取關注、推卸責任,以及躲避批評的行為習慣。

但是當撒謊成為孩子的達到目標的武器和手段時,那這種行為也會根植在孩子的品性和性格之中。

等到將來走入社會, 可能就會變得虛偽、愛說大話、空話,沒有誠信可言。

而對于這樣的人,一般周圍的人都會敬而遠之,而他自己也難有作為。

3.孩子喜歡插隊

有次帶二寶去游樂場玩,看到的一幕,就讓人非常吃驚。

有個八九歲的小女孩,本來在后面排隊,結果一不留神,竟然從后面徑直躥到了前面。

不少人看到后,都發出了質疑聲,結果沒一會兒,孩子的爸爸媽媽就走了過來,理直氣壯地沖著大家說: 「你們跟孩子計較什麼,她才多大呀。」

緊接著就站在孩子旁邊,安慰道: 「別理他們,你就站在這里」。

這一對家長既沒有在大家異樣的眼光中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而且還保護、鼓勵孩子這種錯誤的行為,讓人嘆為觀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看到很多不守規則的「假聰明」。

為了早點過馬路, 就全然不顧斑馬線上的紅燈。

為了省去麻煩, 就把垃圾扔得到處都是。

為了自己方便, 在一些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橫行插隊

這些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小事,卻無疑會讓孩子變得褻瀆規則、破壞規矩。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顛倒黑白、不分對錯的價值觀,會成為一個毒瘤,扎根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導致孩子會變得無法無天,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難免會釀出禍端。

其實,規則秩序的培養,不單單是讓孩子具備基本的道德素質和教養,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懂得事物的邊界和底線。

因為我們必須明白: 不守規矩地橫沖直撞,無法無天的無視規則,等待我們的終究是災難。

就像梁啟超先生在《論幼學》當中說的那樣: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為孩子定好規矩,懂得規則,這樣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遠,也能把路越走越寬。

孩子的「假聰明」,父母要反思

王朔在《致女兒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你是一面清澈的鏡子,處處照出我的原形。

是啊,孩子本身是一張白紙,他最初的模樣、色彩,都是由父母涂抹上去的,所以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把孩子引領到正確的軌道上。

正如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的那樣: 家庭教育對于父母來說,首先一定是自我教育。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了「假聰明」的行為和現象,我們一定要先反思自己,查漏補缺,看我們自己是不是給孩子帶來了錯誤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最后也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在人生的這條跑道上,越跑越遠。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