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孩子「不和媽媽睡」,危害足以影響一生,寶媽別錯過「陪伴黃金期」
2023/04/19

有一句老話說, 「孩子晚上跟誰睡,就跟誰親」,寶媽一旦錯過跟孩子睡的黃金期,對于親子關系影響很大的。

有個粉絲寶媽青青,她生完寶寶后半年,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了,她家寶寶也因此早早斷了奶。加上平時青青和老公工作忙加班應酬,晚上就干脆讓寶寶就公公婆婆睡了,這一睡就睡到了6歲,直到小孩準備上小學。

可青青夫婦發現,小孩跟自己的 關系越來越疏遠,說什麼都不愛聽,反而跟爺爺奶奶很親近,晚上沒有爺爺奶奶就睡不著!

青青剛開始不明白,明明小時候還愛跟自己很親近的孩子,可現在為什麼不聽自己指揮了呢?她甚至懷疑,是不是爺爺奶奶背后說自己壞話了。

後來,經過跟我溝通,她才慢慢地自省,她發現自己孩子斷奶后,就沒有跟孩子睡過了,孩子睡前根本看不到自己,怎麼可能跟自己培養感情呢。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南非開普敦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如果寶寶3歲前和媽媽同床睡,不僅能增進母子親情,還對寶寶的心臟和大腦正常發育產生積極影響,避免成年后出現行為問題。

相反的,如果媽媽在3歲前沒陪孩子睡,就很難培養好的親密關系,甚至會有其他害處。

我自己生過兩個孩子,他們斷奶都沒有離開過我,晚上都跟我睡,所以兩個孩子跟我的關系都非常好,所以我也建議媽媽們不要強制斷奶,要幫助寶寶度過「斷奶適應期」,這樣才更有利于成長。

由于寶寶斷奶后會有睡眠差、營養缺乏、免疫力低等問題,這個時候寶寶生理上最需要的就是媽媽的陪伴了!如果媽媽們為了「解放自己」,讓孩子跟隨爺爺奶奶睡的話,孩子長大后會潛藏很多問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青青找到我,問我要補救措施!我先跟她分析了孩子3歲前離開媽媽睡的危害:

1、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驚嚇

從生理上說,幼兒的身體還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噪聲較大的驚嚇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孩子長到十幾歲,還容易被一點小事就嚇到,那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了,雖說不至于影響到性格發展,但能折射出來孩子小時候的陪伴缺失。

2、容易對新環境產生恐懼

按常理說,小孩子對新環境都是異常興奮的,甚至不受家長控制,自己躲起了貓貓。

但有些孩子到了新環境不但沒有興趣,還緊緊依偎在父母身邊有些害怕,不敢前去探索。這也就是大伙說的「膽小」,跟缺乏父母的陪伴有關。

3、容易跟人產生距離感

有些孩子從小不善言談,很少主動去交流,不自覺地跟人保持距離,尤其喜歡獨處,甚至「社恐」,也是由于媽媽的陪伴太少了。

這種性格對孩子的學習或以后出來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影響,不利于自我成長。

青青聽后有點后悔了,怪自己太依賴公公婆婆了!平時早出晚歸也就算了,周末兩天還會出去應酬,孩子就給公公婆婆帶,難怪跟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更談不上親密了。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專家把依戀情結描述為 :孩子和母親之間特有的聯系。那麼3歲前和媽媽睡,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有幾點建議跟大家分享一下:

1、建立肌膚之親,給予孩子最踏實的安全感

寶寶從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建立了親密的關系,那麼出生后更需要媽媽的撫慰和懷抱,讓孩子找到最溫馨的港灣,在港灣里逐漸去尋找屬于孩子自己的、基于安全感之上的快樂的成長方式。

就像我的孩子聽話懂事,親子關系非常融洽。因為孩子出生后,不論工作再忙,我也一直堅持把孩子帶在身邊睡。

直到現在,我除了睡前安撫孩子,睡前還會講故事,或者放一些睡前音樂陪伴孩子入睡,這些豐富的「睡前節目」最大限度地給予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種陪伴的方式和教育的效果是爺爺奶奶很難做到的。

2、建立行為習慣,有助于孩子人格的培養

媽媽的影響力對孩子來說是很直觀的,孩子會不由自主地以媽媽的一舉一動為第一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成長行為習慣。

所以媽媽以身作則很重要,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優良的人格。

3建立情感鏈接,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

孩子的成長路上會有很多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情緒無處安放,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從內心尋找慰藉及解決途徑,而媽媽無疑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導師。

而從小與媽媽建立良好的情感鏈接,那麼媽媽的話將會是世界上最溫柔的語言,在任何時候都激勵孩子成長,引導孩子前進,給予孩子力量。

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嬰幼兒階段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系的黃金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即使父母后期對孩子陪伴再多,也無法彌補這期間的缺憾,孩子對父母也很難親近起來。

你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嗎?如果還沒有,那要把握好哦。

AD
文章
快訊